移動“我”的巴士

當我看到《移動你的巴士》的封面時,我猶豫了,因為我有太多的不確信。首先,我能看完這本書嗎?(其實,這本書并不厚。)其次,我能看懂這本書嗎?(我向來不大喜歡這類管理學的書籍。)最后,由于一個理由,我確定我必須得把它看完。因為這本書對我意義非凡,這是小碧為了鼓勵我而特意為我買的。比起那么多的不確信,這個理由足以讓我無法拒絕它。

本書共構建了五種不同類型的員工:一、跑者,他們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細節的關注恰到好處,他們是團隊中實力最強的成員,是機構取得成功背后的驅動力,他們以卓越的專業才好為目標驅動,他們以能為一個合一流的活動或一個頂尖的實體做貢獻為驕傲,需要支持。二、慢跑者,他們穩重而可靠,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比你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他們的速度及價值不如跑者,速度較跑者慢了些。但卻有助于機構的不斷前進,對機構有所價值,想被認可。三、步行者,他們步履蹣跚,根本沒有為巴士的前進貢獻動力,他們比較好消極,愛傳播負能力,是一種有毒的危機,缺乏動力。四、搭車人,他們不關心機構的整體成功,甚至個人成功,他們不試圖贏得獎勵或認可,他們充滿負能量黑洞,他們往往會使跑者和慢跑者沮喪,他們是個累贅。五、司機,他掌控整輛巴士,他支持跑者,把注意力轉向慢跑者、步行者和搭車人,是機構的掌陀人。

其實,這是一本很是有趣的書,只是我被自己的淺認知嚇到而已。當我翻開它時,我竟被一種莫名的感召力吸引住了。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看了羅恩·克拉克,就開始給自己定位。定位極難,我確信自己不是那個搭車人,多數時間徘徊于步行者與慢跑者間,很想做個跑者,但總有那么多的“力不從心”,并且我深知僅憑自己的那點定力是無法做到跑者的。越往后面越心虛,因為我發現自己最像的還是司機,因為我掌控有一個班級,那就是我巴士。

我將我的學生分為五中類型:跑者、慢跑者、步行者和搭車人,而我確實掌控這輛巴士前進的司機。

我巴士上的跑者,他們極為優秀,不需要我的鞭策也會自助行動,努力進取,并為班集體的共同進步貢獻力量,是我的巴士快速前進的驅動器;慢跑者,他們很努力,很想做班級的佼佼者,可又跟不上他們的步伐,他們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并極力配合跑者,努力為集體發光發熱,哪怕僅僅是微光和微熱;步行者,他們每天能在老師檢查作業的那一刻上交作業,但作業只是完成而不能完善更談不上完美,他們隨眾、貪玩;搭車人,他們懶散,不愛動手也不愛動腦,隨班就坐,沒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名符其實的南郭先生。

但,作為一名司機,我不能放任孩子們的“胡作非為”,我必須阻止一切消極態勢的發展。那我怎么做呢?首先,我必須讓跑者大放異彩,給他足夠的舞臺與燈光,讓他所有的才能得以發揮和展現,并實時給予嘉獎和鼓勵。其次,幫慢跑者做到最好,給他們所需要的幫助,找到適合他們爆發的噴口,給予最大的肯定,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我堅信,他們會慢慢演化成為一個跑者。第三,及時示范,幫助步行者。對步行者指定個別化教育計劃,并在每周進行兩到三次的課外輔導,予以相適應的學習目標,監督他按時完成,久而久之,我想信他會努力與步行者接軌,從而我們再進行更高一層的目標任務,使之脫離又一個困境。第四,談到搭車人,我對羅恩·克拉克是不贊成的,因為我發現他放棄了搭車人。我記得很多年前有一篇課文叫做《一個都不能放棄》,雖然我這里的不放棄不是他的那個不放棄,但其宗旨是一樣的,我不會放棄我的任何一個學生,哪怕他“腿殘腰折”,哪怕他時常充當陪讀的角色,我還不是不忍放棄。因為我覺得任何一個孩子都有被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權利,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有教育好他們的義務,所以我們之間更應該相親相愛、“互相互持”、共同進步。我對他們的要求不高,只要他能完成我最低目標的一半就好,一次完成二分之一的目標,那兩次他就可以完成一個最低目標,十次累計完成十個最低目標就是等于完成一個小目標,以此類推,那結果是不可估算的,其價值也是無法估量的。長此以往,那我們巴士前進就成為一種必然,快速前進也會成為其中的一個環節。

最后,想讓我的巴士順利快速前進,我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回到學校的巴士上去,我該如何讓自己加速。首先,對待工作,我得提前到崗,這不僅僅是讓自己給領導一個好映像,而且還是你做好一項工作的必備前提,有了足夠的時間,才會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其次。著裝得體,“佛靠金裝,人靠衣裝”,大方得體的著裝,給人一種干練的感覺,讓人感覺踏實可靠。三、勤打招呼。這不僅可以拉進我與同事之間的距離,而且對我今后的工作有極大的幫助,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嘛!四、近朱者赤,那也就必然存在近墨者黑。和樂觀積極上進的人相處,你只會快速進步,然則只能止步不前或者退步,這個我最有發言權,之前有段時間,我每天放學后就和身邊一群人嘮嗑拉家常,結果每天耳朵里竟是一些抱怨與消極,自己那段時間也開始墮落起來,后來幡然醒悟,逐步離開那個團體,整個人的三觀得漸漸得以轉正,而今,加入眾樂樂讀書群,這讓我越發明了,看清眼前的路,真是近朱者赤,近賢者賢!五、尋求幫助,很多時候,太過自信亦或自作聰明都將導致我們工作慘敗,所以,勇于開口,尋求幫助,是成功的又一秘訣。六、接受批評。這學期前一個月我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加班加點的排課表上,可結果卻因為與領導的意思相悖我被臭罵了頓,心里那個憋屈,最后負氣出走(當然是請了假的),三天過后還是得回來面對現實,最終思考過了才接受現實,接受批評,接受“道歉”,努力去“改正”自己,只有接受了別人指出的錯誤,才能尋求更好更為合理的解決方案,才能讓問題得以完美解決。七、清潔車窗。能者多勞,多做一點也不會把人累死,所以經常主動為他人提供幫助,當你需要幫助時,我相信別人將義無反顧為你伸出援助之手。八、心領神會。這是和上司能“融洽”相處的必經途徑。九、多聽少說。萬事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可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那就了很好的避免我們的無知展現,浪費別人的有效時間。十、別換車道。“在其職盡其責”,努力讓自己做到“專業化”。十一、改變談話,改變文化。不要傳播負能力,不要抱怨,勇往直前。十二、多勞多得。無論是可觀的收入還是大腦里面的知識,對于你來說都是一種收獲。十三、尋求解決方案。不要寄希望于別人,要學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那樣你才能更快的進步。十四、你是否夠格。別一味索取,只有付出才能有所有收獲。十五、信守承諾。只有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被人才會委你以重任,只因為你有了舞臺,你才能大展風采。十六、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