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書寫作一個月后,我又開始思考困擾普羅大眾的那三個著名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我是誰?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文學愛好者。一個多月前,初識簡書,我就被她簡潔明快的界面,快捷方便的分享方式所吸引。是她又喚醒了我多年的文學夢,一發而不可收。
一個月來,我寫了大大小小十幾篇文章,一萬多字,但對于閱讀量、喜歡數和粉絲數實在窘迫的拿不出手。雖然除了最開始的幾篇試水的短文之外,后續的每篇文章都有被相關主題收入,包括首頁投稿,但閱讀量依舊寥寥。
就像我在以前文中說的,寫作是不忘初心,續圓我的文學夢想,不為繁華,也無關乎名利。但我依舊會因為你的閱讀和喜歡而興奮,我想這是一種認可和鼓勵,我的文章可能跟你產生了共鳴,可能引起了你的一點思考,這都是寫作的價值。
文章發布出去,首先得過主題編輯這一關,被通過就像是被皇帝翻了牌子。我未曾體會過那些帶徽標作者秒入的快感,多是在或長或短的等待時間之后未被翻牌的失落。文筆、內容、主題符合度或者格式都有可能是問題。
每次文章發布出去,特別期望看到【消息】肩頭上的數字,可是心里又忐忑打開后是一個對勾還是一個哭臉。有時候這是一種煎熬,在簡書必須鍛煉出強大的內心,否則你無法面對接踵而至的一個又一個哭臉。我想這是簡書帶給我的另外一個收獲。
時而會有簡書作者發表文章討論如何引起更多關注,什么樣的文章內容更受歡迎,其中會有很多套路。自古真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我承認在簡書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作者,但也不乏有虛假的繁榮,去看看那些互粉的蹭熱點的傍名人的,就知道里面有多少人在玩著套路。
我始終認為吸引人關注和喜歡的應該是內容本身而不應該是套路人情世故,我不愿意去朋友圈推銷我的文章,賺取違心的摻雜感情的點贊。只在簡書里,面對互不認識的寫友,把評價純粹到文章本身。
我從哪里來?我來自最底層工薪階層,在工作之余打磨著喜歡的文字。捫心自問,我的每一篇都是用心思考,反復閱讀推敲才最終成稿。一篇粗制濫造的文章是浪費讀者的時間,也對不住自己的初心。堅持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真實的表達,而不是嘩眾取寵,迎合口味。
這多少有些舊時文人的清高和倔強。其實這樣也挺好,真心只為自己寫作,沒有顯性的徽標壓力,也沒有隱形的特殊需求。我的寫作好像是在寫日記,只是一個人在自娛自樂。感悟平凡生活,記錄心路歷程。留下歲月的痕跡,等到我的耄耋之年,再回味一下這個曾經生活過的時代,一定是令人回味而且趣味無窮,希望那時的簡書還在。
我要到哪里去?魯迅曾經說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而現在的我就像是一位猛士,直面著簡書上慘淡的成績,并且不斷地給自己打上雞血。
我想我會不停地寫下去,寫作讓我更細心地去體味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有了更多的學習和更多的成長。當把這一切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就和一種幸福。如果恰好被你看到,那就更好了,如果恰好你喜歡,那就最好了。
即便一篇文章最后只留在我自己的目錄里,沒人關注沒人喜歡,我想至少還有一個粉絲,那就是––我自己。書寫著我一個人的精彩。
寫作一月,我在堅持做著自己,而且會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