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一談早戀就大驚失色,他們認為早戀的孩子都是壞孩子。
就親耳聽到一個家長對她女兒說:“讀書的時候堅決不能談戀愛,有的初中高中生就談戀愛的孩子一定是不三不四的,他們都是貪玩的,不愛學(xué)習的那種,他們的家長肯定也好不到哪,平時對孩子不管不問,孩子才會變成這樣!”
她女兒不服氣的說:“你別一棍子打死一船人,我的同學(xué)從初中就開始談戀愛,到現(xiàn)在要上大學(xué)了他們的感情還是很好,學(xué)習也非常好。”
孩子該不該早戀,這并不是你我說了算。你叫他談他就談,你叫他不要早戀他就不會早戀。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發(fā)生了變化,情竇初開 ,這是他們成長的過程。早戀并不是洪水猛獸,而是家長們不分黑白的批判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家人長們一個勁的想詭殺它,逃避它,孩子們只會與你背道而馳離你越來越遠。下面給大家講個外國人是如何對待孩子早戀的事:
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兒子湯姆才14歲,他從寄宿學(xué)校寫信回家,激動地告訴爸媽學(xué)校里有一個叫蘇珊的女孩。
湯姆覺得自己愛上了這個女孩,認定蘇珊是他的初戀,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收到信當天,斯坦貝克立馬寫了一封真摯的回信,就“愛”這一主題,提出了適合兒子的建議。
告訴他:不要急,慢慢來,愛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
親愛的湯姆:
今天上午我們收到了你的信。我將從我的角度回復(fù)你,當然,媽媽伊萊恩也會從她的角度回復(fù)。
首先,如果你愛上一個人——這是件好事,而且是可能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最好的事。不要因為任何人讓這份愛減輕分量。
其次,有好幾種愛。有一種愛自私、卑鄙、貪婪并且自負。以愛的名義妄自尊大,這種愛丑陋又猥瑣。另一種愛則意味著要奉獻出你身上所有的好東西——和氣、體貼和尊重——遠不止于社交禮儀那種,而是從更大程度上尊重他人的獨特與價值。第一種愛會使你變得渺小柔弱,第二種可以釋放出你的力量,你的勇氣,你的善良,甚至你潛在的智慧。
你說這并不是少年早戀。如果你的感受如此之深,顯然這不是少年早戀。
但我想你并不是在問我你的感受,你比任何人更清楚自己的感受。你需要的幫助是如何對待這件事,我想我可以告訴你:
為之驕傲并心存感激。
愛的目的無比美好。盡可能不要辜負這份美好。
如果你愛某個人——說出來并沒有任何壞處——但要記住有的人非常害羞,表達你的愛時有必要將這份害羞考慮進去。
女孩們知道你感受的直覺,但她們通常也愿意聽到它。
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你的感受沒能得到反饋,這無損于你的感受的珍貴與美好。
最后,我能體會你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我也曾經(jīng)有過,我為你感到高興。
我們很高興見蘇珊,歡迎她來作客。伊萊恩將做好一切安排,這事兒屬于她的職權(quán)范圍而且她很樂意做。她也懂得愛,并且可能提供比我更多的幫助。
不要害怕失去。一步一步來,好事總會發(fā)生——關(guān)鍵記住不要急,好東西不會消失。
愛你的
爸爸
約翰·斯坦貝克無疑是個非常聰明稱職的好爸爸。面對孩子的早戀他不像我們中國家長一樣如臨大敵,對孩子又打又罵,不準孩子再偷偷見面,不準孩子有手機聯(lián)系 ,不準孩子出去玩,甚至有的還跑到學(xué)校里去鬧的沸沸揚揚,讓孩子丟盡臉,抬不起頭,更讓孩子覺得原來自己愛一個人是一件很可恥很丟人的一件事。
約翰·斯坦貝克讓孩子知道愛一個人是世上最美好和幸福的一件事,他正確的去引導(dǎo)教育孩子愛是什么,怎么去愛。當一個孩子會去愛一個人的時候這說明他長大了 ,這種愛是青澀也是最單純的,那時他對愛也許會慌亂會迷茫會焦慮不知所措,那時的他們也是最需要家長們的正確耐心引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