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飲從來別有腸,不訴離殤

昨夜晚間看了一場老電影《滾滾紅塵》,大時代下隨波逐流的愛情與被裹挾的命運充滿了懷舊氣息。至今在華語文壇上最特立獨行的兩個女人--張愛玲與三毛一生所留下的愛恨離愁仍是最為文青們所津津樂道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網翻翻兩人的相片有些唏噓。張愛玲本人就曾精妙的比喻,“相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瓜子殼,歲月已去,瓜子仁咽下滋味各人知道,留下給大家看的惟有那滿地狼藉的黑白瓜子殼”。回首舊事,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圖片發自簡書App

原本這兩個女人幾乎是沒有交集的,除了三毛曾經寫過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故事為背景的電影“滾滾紅塵”的劇本并獲得了金馬獎。

圖片發自簡書App

獲獎后不久,1991年三毛便以謎一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1995年9月8日張愛玲身著一襲紅色旗袍,面容安詳的獨自逝世于洛杉磯家中,一周后方才被人發現。兩個女人都可以用至情至性來形容其一生,但卻又如此得不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聽風見雨總關情的三毛不同,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張愛玲,最適合不過的一個詞就是:孤絕。只是能“孤絕”到張愛玲這個份上的女人實屬罕見。

張愛玲的心是荒涼的,而荒涼也是她文中最常用的詞之一。兒時家庭的不溫暖和親情的疏離讓她像旁觀者一樣俯瞰塵世,好像她的文字,清冷徹骨。一切皆是淡淡然,對親情,對愛情,對友情。遠離塵世,不表演,不欣賞,遠離人群,直至生命盡頭。張愛玲并不是清心寡欲,她年少時奇裝異服,風頭散盡,愛錢,缺乏安全感,或許還有些自私,臨事心狠決絕,盡一切能力的享受生命中的最美好,她曾說過,“出名要趁早,如果來的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而正是這樣一個看的太清楚的女人仍在胡蘭成數次背叛之后將數萬稿費一并寄去以支持。只不過,再回首已成陌路,帶著此生不再見的決絕。

常常女人的決絕甚于男人。當年秦淮名妓寇白門,嫁與南明重臣朱國弼,朱逆例而行(樂籍女子婚配只能在夜間),5000士兵持燈從武定橋到內橋朱府,大大方方明媒正娶,婚禮規模之浩大,成為當時一大盛事。后朱被囚禁,又欲將包括寇白門在內的妻妾盡賣一空好贖回自己,寇白門對朱說,若賣妾所得不過數百金。若使妾南歸,一月之間當得萬金以報公”朱國弼同意了,寇白門回南京后為朱國弼籌措黃金二萬兩,救其脫困。朱國弼也許深受感動也許良心發現,緩過來氣的朱國弼又欲與寇白門重修舊好,被寇斷然拒絕,自此兩不相欠,形同陌路。

世上每一段的“愛”或許都有各自的真;世上每一段的“不愛”卻也經過了如此地慘烈。

“生命是一場華美的袍,卻爬滿了虱子”;張愛玲本人從生至死,都用敏感而又冷淡的眼神在遠處審視著生活中的虱子。愛情不過如此,親情不過如此,友情不過如此,張愛玲在孤獨的世界里深情的活著,卻活的如此頑強堅韌,淡淡的卻不依賴于任何人,不被打擾。剛好相反的三毛,和善,親切,一草一木皆有情。她好像歌者行走于世間,遇見荷西便傾瀉了畢生的愛于這世界上。當荷西死后,世界對于三毛就不存在了,她只能是在這深情的世界上孤獨的活著。后期的三毛沉湎于各類通靈術法無法自拔,失去荷西始終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聽到她回憶荷西的錄音,每每眼眶濕潤。在與憂郁癥苦苦斗爭數年之后,誰又能說死亡于她不是一種最好的解脫。

生者,縱情;死者,超脫;也許就是最好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943年3月26日,三毛來到了這個世界。 父親給她取名為陳懋平,“懋”是族譜上她這一輩的排行, “平”是因為當時...
    徐野閱讀 3,445評論 30 90
  • 《你是錦瑟 我為流年》【三毛的萬水千山】白落梅著。原名胥智慧,棲居江南,簡單自持。心似蘭草,文字清淡。 【她打沙漠...
    Mon阿修閱讀 2,053評論 0 6
  • 既不需要費力改變現在的飲食,也不需要刻意增加鍛煉時間,只要改善睡眠習慣保證每天睡足7.5小時,就能成功瘦身! 為什...
    南曳閱讀 321評論 1 0
  • 世界總要出去看看,才會真正知道是否精彩,別人說的那也僅限于別人說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花開花落2云卷云舒閱讀 93評論 0 0
  • 小菜鳥從微信公眾號看到的素材,文字來源于公眾號,來源見下圖,侵刪! 什么時候才能畫那么好呢?加油加油吧! 和我一樣...
    芒果布丁93閱讀 56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