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三年級下學期的第一課是春的消息,一首現代詩歌。
我對于現代詩歌不感冒,不是長篇抒情、不知所云,就是簡單直白到不敢相信,譬如說“我做了全天下最好吃的餡餅”。和孩子好好讀金波這首詩,發現自己有偏頗,不是現代詩不好,而是我沒有看到好的詩。
這首詩要求背誦的。我讓女兒一段一段背,她背一段,我背一段,然后互相提問題。
風,搖綠了樹的枝條 / 水,漂白了鴨的羽毛 / 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 / 你看,春天已經來到!
這段寫了什么呢? 春天來了。
怎么看出來春天已經來了? 樹綠了,鴨子換毛了。
為什么樹會綠呢? 風吹的。
那詩里為什么不用吹,而用搖呢?
吹,看起來很冷啊,用搖就很溫馨,而且會很調皮。
水真的漂白了鴨子的羽毛嗎?
不是啊,是鴨子換毛了。四季鴨子都會換毛的,換上涼快的毛。
還有一首古詩是寫春天來的,有江水,有鴨子,你會嗎?
(沉默.......,那就是不會了)
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里寫到: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如果是你,你看到什么,會覺得春天來了?
池塘里有小蝌蚪了。
讓我們換上春裝 / 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 / 飛過樹林,飛上山崗 / 到處有春天的歡笑。
詩里的小朋友干嘛去了? 玩去了
玩之前,他們還臭美來著,你看到了嗎? 他們換上了春裝,穿裙子去了
為什么說他們像小鳥?
小鳥和鴨子原來是一樣的,到春天都會換羽毛,和人換衣服是一樣的。
可是媽媽,你說為什么要用飛呢?
你說呢?
因為前面說他們像小鳥,所以就用飛,不用跑吧。
你到了春天,也會出去玩兒嗎?
會啊,到池塘里抓小蝌蚪。當然我后面還會放了它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 / 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 我高興地捕捉住它 / 又愛憐地把它放掉。
詩里的小朋友是個熊孩子,媽媽這么說,你知道為什么嗎?
因為他去抓蝴蝶了。
抓了蝴蝶之后,又把它放掉,會傷到它嗎?
不知道。
我只知道手上會有粉狀的東西,好像對蝴蝶有傷害,明天我們一起查查是不是這樣。
你看見蝴蝶,會去捉嗎?
不會,我會去池塘抓小蝌蚪。
看到第一朵雛菊開放 / 我會禁不住欣喜地雀躍 / 小花朵,你還認得我嗎?/你看我又長高了多少!
媽媽,我覺得這個人好傻。
為什么?
他會對著一朵花說話,新長出來的花肯定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長高了多少。
那媽媽我也會比較傻,因為有的時候,我也會自言自語,對著小動物說話。
嗯,我不會。我喜歡看花,但我不摘它。
其實人傻點也不錯。沒有小朋友,他玩的也挺好,抓蝴蝶,和花說話...........大自然就是他的朋友,那么到后面他還會做哪些事兒呢?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 / 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 / 聽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 頭頂有明麗的太陽照耀。/ 是誰搔癢了我的面頰?/ 啊,身邊又鉆出嫩綠的小草……
他又做了哪些事兒?
看樹枝,在河邊跑,還躺在草地上休息。哦,他還在河邊喊來著,好瘋啊。
你覺著綠苞、溪流、太陽、小草,誰最可愛?
小草。它是鉆出來的,還給人撓癢癢來著。
你覺得作者喜歡春天嗎?
喜歡啊。媽媽你覺得呢?
我覺得寫這首詩的人,就是一個看天暖和了,臭美穿上薄衣服,抓蝴蝶、看樹枝、和花說話、在河邊大喊、瘋跑、累了就不管不顧的躺在草地上的熊孩子。他怎么能不喜歡春天呢?
你看看,人家一到春天玩的這么歡,你還要不要宅在家里看電視玩游戲呢?
我會出去玩的,我要到池塘抓小蝌蚪。
半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第一次這么細的讀一首現代詩,原來它也可以這么童趣可愛。今天我會再和孩子背背這首詩,再把她以前彈過的門德爾松的春之歌翻出來放放,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找個時間了結她到池塘抓小蝌蚪的怨念,然后..........讓她寫篇抓蝌蚪的作文。哈哈哈,為自己這么有智慧而大笑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