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部片子感興趣,是了解到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看下來整部電影確實也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雖然我沒見過現實中警察抓捕嫌疑人時的模樣,但我覺得片子中曹剛、邢峰審訊張華的樣子就是現實中的警察。
看到他們出場的時候,不會讓人想到這是電影。而會聯想到那些我們隨時可以在街上見到的警察,平常沒案件的時候會坐在樹下看一會兒老大爺們下棋,或者逗逗街邊的小孩子;審訊的時候會和犯人侃大山,會罵娘,會穿著臟衣服和同事窩在一起想點子,然后聚在一張桌上吃夜宵,這是一種日常的辦公狀態,而不是像大多數影視劇加工出來的緊張、激烈。
張華被抓回局里的那一場戲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大家伙兒一塊押著人回局里,誰都沒有說話,電影也沒有加入音樂渲染,只能聽見每個人踏在地上的腳步聲,凌亂、急切,然后回到屋上老虎凳、上鎖,接著開始審訊。這樣抓捕、押解、審訊過程中任何一環都沒有用鏡頭一閃來表現,而是讓觀眾真切的看到,給人的感覺就像自己真的在旁邊揣著手伸著頭看熱鬧一樣。
作為反面形象的綁匪們,也并不像大多數影視劇那樣是臉譜化。王千源演的綁匪頭目張華無疑是整部電影中最出彩的角色。他喜怒無常,稱得上心狠手辣,但他并非擺著一張冷酷的臉讓人一看就窮兇極惡。他會說笑,會耍狠,又嘮叨,同時他也有著為人子的柔軟。結局他在獄中看著母親哭中帶笑的那一幕令很多人都感到動容,但他笑嘻嘻地說不如殺了母親,讓他沒有牽掛的那一幕更讓人感到悲涼,那一刻他就是個明知自己做的不對卻依然要對不起母親的壞孩子。
還有小胖子綁匪和吾先生的互動,也很有意思。看牌那一段兒的場景像村兒里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吵吵鬧鬧的打牌,而從城里回家探親的吾先生恰好坐在小胖子身邊,他就幫忙看了一把。
另外,電影里關于吳先生的信息都穿插著劉德華真實生活里的信息,就更讓電影多了一層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