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不懂事,特別是初中時,大概是于“人情”上比較敏感,想得比較多卻又什么都不說,可又覺得自己在“情”上理解頗深,更有甚者,還覺得自己看人比較準。于是陷于姐妹情閨蜜情、識錯了人而不自知,一度低迷,深受其困。
后來到了高中,想起初中的自己真是啼笑皆非,芝麻大的小事都看得比天還重。于是又自覺自己長大了不少、成熟了不少??扇晗聛?,依舊是困頓其中。
再后來進了大學,大一時想起高中時的自己又忍不住覺得好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曾經一本正經做過那樣好笑的事。然后又覺得自己理智了不少。
可現在大二即將過去大三即將到來畢業觸手可及,想想自己大一莽撞卻不自知的模樣,不由扶額不愿承認,丫的怎么那么蠢!
看,這就是所謂“時間是一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
這時間不僅僅是催使人年齡漸長面容漸老,更是一日一日一年一年催得人心也漸漸蒼老。這才是這把“刀”最真實的威力。
人心都老了,而做人做事又都跟著“心”走,所以才有了“成長”一詞,只不過這個成長有點沉重。
有一句民諺叫什么來著,“人老心不老”。這可不是簡單地說人有一顆童真的心。
我記得有人用三句話形容人的成長與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人老心不老,不是心不老,是心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而在這個極致之后,便是回歸一切的平淡。
這才是“人老心不老”的真正含義。
而我真正想說的是,未來的我回想起今時今日“大言不慚高談闊論人生”的自己,定會止不住發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