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21年教齡的老師,擔任高中班主任近20年了,遇到不少家長,他們都習慣性的問我,楊老師,我家的孩子小學成績還可以,但到了初中就開始下滑了,高中就更不行了。交談間,不少家長朋友一臉茫然。在深入交流中,我發現不少家長忽略了一個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孩子習慣的養成。這里我愿意把我兒子成長經歷分享給我的家長朋友們
我兒子今年考入哈工大,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不是他考了一個985大學,而是他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一直保持到今。記得在幼兒園時,我身邊的一些朋友過多的關注孩子是否會做10以內的加減法,是否會數數,我則要求我兒子把每天耍過的玩具放在規定的位置,并且放得整起好看,小學時,身邊的家長朋友關注孩子是否雙100分時,我更多關注孩子是否按時回家,是否會按時先完成我給他規定的任務在玩,比如每天寫50個字,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早上是否按時起床,為了培養按時起床的習慣,我當時用35元錢給他買了一個鬧鐘,小小投資,就這樣,我兒子在小學階段雖然分數只是中等,從沒得過100分,但他良好的習慣養成了,以至于整過初中高中階段,我的記憶中僅僅遲到一次,高中時我為了和他聯系,給他配了一個手機,他也有其他孩子一樣的天性,愛好玩游戲,但我不擔心,因為我發現他習慣性的玩成作業后再玩游戲,并且晚上也按我的要求將手機放在客廳。就這樣他順利的完成了初中高中學業,考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大學里,他還是把這些優良傳統一直保持著。
一個人的成長,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良好習慣的養成又是一個較長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孩子無論多么聰明,如果他總是做事拖拖拉拉,不能按時起床,隨手放置用過的物品,隨手亂扔垃圾等,即使他目前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會有持續發展,正如家長朋友給我交流的到初中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高中就一敗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