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白酒的歷史已有幾千年之久......除了能給人飲用之外,其治病、預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極妙。“酒為百藥之長”,道出了酒中藥,藥中酒的重要作用。為此,古人就曾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
如今人們酒桌勸酒常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雖然多少有些胡鄒的意思,但我們還是不能忽視白酒的一些養生和預防疾病的功能,下面就來看一看白酒的各種妙用吧:
妙用一:治胃寒
白酒性溫,通血脈,御寒氣,可治胃寒。將50克高度白酒倒入碗中,在碗中打一個雞蛋,把酒點燃。等酒燒干蛋熟,飯前空腹時一次將雞蛋吃完。3-5次即可治愈。
妙用二:治扭傷
膝蓋是非常容易扭傷的關節,一旦扭傷后,第一步要冰敷,如果傷情不是特別嚴重,可以自己調制白酒來進行治療。花椒50克、肉桂25克泡入250克高度白酒中,次日把酒倒在手上,然后用力揉搓膝蓋處即可。
妙用三:治皮膚病
蕁麻疹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皮膚病,瘙癢難忍,病程漫長。癢為風所致,治風先治血,白酒具有活血功效,和醋搭配也能緩解蕁麻疹癥狀。高度白酒和生白醋1:2比例攪拌均勻,涂抹在發癢的皮膚上,兩三分鐘即可止癢。一天數次,止癢即可。
妙用四:治口瘡
口瘡就是口腔潰瘍,可能是熱證,也可能是寒證引起。一般我們首先想到清熱去火,吃些下火之物。其實白酒在這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選取酒精度高的白酒,含在口中堅持幾分鐘(口瘡部位可能會很疼)后吐掉。一天3次,3天左右就會起效。
妙用五:治耳鳴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們會逐漸出現耳鳴癥狀。拿藥棉蘸取高度白酒擦拭耳朵及耳孔部位,直至局部發紅發熱。此法可以減輕緩解耳鳴。
妙用六:治蛻皮
換季時經常出現手掌蛻皮現象,這是由手癬引起的。只要適當地消炎殺菌,就能治療每年的大蛻皮。將生姜切碎放在白酒中,浸泡24小時后涂抹患處即可。
妙用七:治腳臭
腳臭往往伴隨著腳汗過多的問題,腳汗沒了,腳臭自愈。可能你聽過不少腳臭奇方,但這白酒方應該是最簡單的。每晚洗凈腳后,用少量白酒揉搓腳部,然后自然風干。堅持至無臭味為止。
妙用八:治痄腮
取適最松香研成粉末,用白酒調成糊狀后敷在腫脹的腮部,大小約5×5平方厘米(橢圓形),厚約0.2至0.5厘米,干后可加適量白酒,一般一夜即消,多則3天治愈。
妙用九:預防褥瘡
將40至50度的白酒倒入手中,按摩長期臥床患者的背、腰、臀部位,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預防褥瘡的目的。
妙用十:退熱降溫
用25至50度的白酒,輕輕擦浴高熱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心,可為高熱患者退熱。此法是除藥物治療外最簡易、最有效、最安全的降溫方法。
妙用十一:減緩眼皮跳
將適量白酒倒入器皿中,點燃白酒后迅即用手蘸上正在燃燒的白酒少量,揉搓患者的患側眼瞼、眼眶及太陽穴、前額部。反復蘸酒揉搓,持續10至15分鐘,每日1次,但要注意不要燙傷。
妙用十二:活血止痛
急性軟組織損傷時,將跌打七厘片研末用白酒調成糊狀,涂敷在損傷處及周圍,以皮膚上薄薄一層為度。每日3至5次。
妙用十三:殺虱子
百部50克切碎,放入250毫升白酒中,瓶裝密封置三晝夜。臨睡前,取浸泡之白酒將患者頭發全部揉濕勻透,再用布巾包裹束緊。治療時,最好將患者臥具、衣具及梳子等煮沸曝曬一次。
小結:沒想到儀品醬香型白酒竟然有如此多的好處吧?所以家中一定要有白酒存貨,以備家人不時之需。(PS:飲用白酒,切莫貪杯哦。文章來源于微博用戶:儀品-酒師爺,喜歡的朋友可關注微博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