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翻看朋友圈,看到初為人母的好友在朋友圈感慨,從生活的井井有條到雞飛狗跳,這期間只隔著一個孩子。之后找她聊天,才了解到,她家的小寶寶超級難帶,簡直就是一個小袋鼠,需要隨時隨地的放在媽媽胸前的育兒袋里,不分白天黑夜。
聽完她的訴說,我想起我初為人母的那段時間,小佳佳又何嘗不是不是如此呢?在她還是一個小嬰兒的時候,她就表現出來了她獨特的性格特點,敏感,對母親和吸吮的高需求,那時候我也疲憊不堪,經常開玩笑地對我家張先生說,我現在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油膩大媽了,每天蓬頭垢面,不修邊幅。
從一個邋遢的一整天穿著睡衣在家里忙來忙去的新手媽媽,到現在慢慢發展為能基本掌控我的生活,分配平衡好工作育兒和生活之間的矛盾,這之間只是因為方法和理念的轉變。
好的方法和理念能讓你更輕松更高效的養育好你的寶貝,并能在此基礎上完成你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家庭工作兩不誤。
這個好的育兒法就是風靡全球的西爾斯親密育兒法,西爾斯夫婦(威廉·西爾斯和瑪莎·西爾斯)所著的《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被稱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育兒經典。
和書一樣令人驚嘆的是西爾斯夫婦一生在養育孩子上的成就,西爾斯夫婦一生一共養育了八個孩子,這本著名的《西爾斯橙色親子課》靈感的來源,就是他們的第四個孩子海登的養育過程。
海登就是那種我們稱為不太好帶的孩子,西爾斯夫婦給予了像海登這樣的讓父母比較頭痛的孩子一個貼切的稱呼“高需求寶寶”。意思就是說,這些孩子比普通的孩子有更高的需求,且對于他們的需求的滿足一直比較執著。并且說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高需求的孩子。
一生養育了八個孩子的西爾斯除了在養育孩子上成績熠熠生輝,在事業上他們的成就更是舉世聞名的,威廉是全美最知名的兒科醫生,有著近四十年的兒科從醫經歷,瑪莎是一名注冊的護士,他們一同撰寫了多本關于育兒的書籍,這些書籍美國媽媽幾乎人手一本。當然這里面就包括這本《西爾斯橙色親子課》。不得不讓人感慨所謂家庭事業雙豐收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西爾斯橙色親子課》主要傳達了三個理念,讓我受益匪淺。
一、更專業,更高效的育兒方法——親密育兒法
“西爾斯親密育兒法”就是指養育者和寶寶要有更多的接觸,更多交流,讓你們之間的感覺更親密的育兒方法。最終,你的寶寶能正確的向你表達他的需要,你也能更好的讀懂和理解他的需要,并做出恰當的回應的方法。
親密育兒法是形成良好親子關系的第一步,只有你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他,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感受他們的感受,聆聽他們內心的需求,并給于恰當的回應,他們在成長起來的過程中才會更信任你,更依賴你,也更容易向你敞開他們的心扉,表達他們的需求。
運用親密育兒法養大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表現出更有親和力,洞察力,和決策力,更懂合作,更能堅持不懈,最終能成長為一個自信的且充滿安全感的孩子。
我們養育孩子最期望的結果不就是這樣,父慈子孝,親子關系和睦,我們可以為相同的問題坐下來一起探討,從而得出最好的最適宜的結果。最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也能過得自在安樂完全不需要我們過多的擔心和焦慮。
當然,這樣的關系的建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立的,這是一個從小到大一直連續堅持的結果。
二、養育出一個更自信更優秀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當他還是一個小寶寶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來實施親密育兒法呢?
1、哭時給予回應。
小寶寶他們不會說話,哭是他們唯一進行表達的方式。如果你們連這種最早開始交流的方式你們冷漠的拒絕的話——讓他哭過夠,這不光是不對的,更是具有傷害性的,且危害可能持續一生,這一生你們都可能會存在著溝通不暢親子把關系淡漠的問題。
你可以觀察并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得出寶寶每次哭的原因,并給與一定的解決辦法。
通常來說孩子哭是在表達他的需要,他可能需要你抱抱或是需要你更多的陪伴;也可能是因為他們不舒服,這些不舒服包括餓了,尿了,或是生病了。
一般的感冒發燒我們很好判斷,除開這些有很明顯癥狀的病癥之外,可能還有一些隱形的原因導致孩子哭鬧不止,如,食物過敏,胃食道回流,耳朵感染,貧血,尿路感染等,對于這些我們自己很難判斷出來的隱性原因,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醫療的幫助了。
在書中西爾斯夫婦也為我們提供了四種安撫寶寶的辦法,大多數安撫寶寶的技巧都包括這四條中的一條。
運動安撫法
聲音安撫法
情景安撫法
撫摸式安撫
2、保證健康的睡眠
只有當你和孩子都休息好了,你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照顧孩子,也才能不在照顧他的同時對他產生不耐煩地心理。
睡眠好了,人的心情自然就好,即便寶寶再調皮,你都可能不會沖他大喊大叫,但反過來,如果長期缺乏睡眠,難免身心疲憊,再遇上寶寶出狀況,一定會情緒崩潰的。
新聞報道中那些年輕的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自殺,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寶寶入睡并且能提高他們的睡眠質量呢?
方法上西爾斯夫婦建議:
首先,你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著眼讓每個人都有好的睡眠,進行不斷嘗試。
其次,找一找看看寶寶夜間常常醒來是否存在一些病理性的因素。
再次,白天要保證寶寶過得舒服,心情愉悅。
再,嘗試后,找到一種適合所有人的睡眠方案。
最后,找到一種誘導他進入睡眠的固定模式,幫他放松,給他傳遞該睡覺了的信息。
提高睡眠質量上,西爾斯夫婦建議到:
第一,讓寶寶在睡的最好的地方睡覺。
第二,斷夜奶(白天喂飽,增加白天和媽媽接觸的時間,睡覺前飽餐一頓,提供替代品,理解白天才能吃奶,讓寶寶睡得離你遠一點,不斷嘗試和調整看寶寶的反應。)
第三,檢查可能引起睡眠不佳的刺激物(鼻塞,有刺激性的床上用品,有刺激性的環境和氣味,飲食過敏,夜間疼痛,嚇人的聲音。)
3、營養的保證
最好是母乳喂養,這有利于建立親子關系,但奶粉喂養也沒有關系,只是在喂養過程中要注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撫和交流。
(二)、當他慢慢長大,我們又應該怎么做呢?
1、在可探索的范圍讓他去探索,當然這需要你提前做好預測,這個環境是安全的。
2、設定界限,讓他明白哪些事行,哪些是堅決不行。
3、傾聽他的想法,進入孩子的思維,真正去理解他立場。
4、不要失去孩子的尊重,在控制情緒方面要給孩子做榜樣。
5、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6、讓孩子成為教育的參與者。
7、讓孩子知道你的希望,并引導他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8、塑造比控制更重要。
這任何一條做起來都不是單一而容易的,這需要長期性的連貫性的堅持,這個過程,孩子在成長,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不停地成長。
隨時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他們關注什么,喜歡什么,他們需要得到你們的什么幫助,這任何一樣都是需要我們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不探索,一起來不斷地進行調整,調整自己,也調整我們和孩子的關系。
三、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學會愛自己
媽媽也是人,媽媽也有自己的需要,所以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學會多給自己一點關愛。
首先,這需要你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要什么事都親力親為,實在累的時候可以向家人尋求幫助,給自己放個假,去逛逛街,散散步,放松一下身心。
其次,你要改變對寶寶的態度,給他時間去成長,也不要將他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道,你需要用一個成長的更加積極與正面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成長和進步。
再次,學會計劃和預測。這會避免你和你的寶寶在很多情況下陷入情緒爆發的狀況。
最后,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育兒方式。這需要你兼顧你的健康,你的事業以及你的育兒,你可以做一個規劃,什么時間你必須要為了保持健康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了,什么時候你必須為了平復你內心的波瀾而進行相應的思想放空。
現代社會,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每一個媽媽都是不容易的,所以為了你和孩子的將來請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只有你自己的狀態好了,精力充沛了,你才能給與寶貝更高質量的陪伴與關愛。
希爾斯夫婦在《橙色親子課》這本書中,從我們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那些問題開始,談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與方法,保持充沛體力的辦法,以及長期堅持這樣的育兒方式你將會收獲哪些美妙的回報,三個方面來講解了怎樣高效的養育出一個自信且充滿安全感的孩子。
任何一件事都有方法,找到方法事半功倍,為人父母,養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好的育兒方法能幫你更好的平衡育兒和生活的矛盾,一個好的養育理念也能讓你輕松的成為更有成就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