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山里的秘密

在北京西六環有個公園叫北宮山森林公園,離我家很近。

我剛來北京時,竟然不知道家門口有這樣一個公園,有山有水、有花有樹、有樓臺、有亭閣,山腳下還有一個小型動物園。

北宮山森林公園不知道什么時候忽然之間就火起來,成了北京知名景點。每當大小假期和彩葉節的時候,游人如潮水般涌來,車如長龍,排到北宮山的*山腳,堵住了馬路和大小路口,讓你前行不得后退不行。

公園原來可不是這樣,這是個新建的公園,知名度不高,起初游人并不多,可謂門前冷落車馬稀。

我第一次聽說北宮山公園大概在十年前,那天和朋友聊天,他說下班沒事就去北宮山爬爬山,很舒服。

北宮山?在哪里?遠嗎?我問。

很近,開車十多分鐘。

朋友告訴我北宮山的大概位置和去的路線。

那時北京還沒有建六環,我們家也沒有汽車。

就在那個夏天的某個星期天,我和女兒決定騎自行車去找找。

開車的人覺得距離很近,騎自行車還挺遠。

沒想到騎自行車還要穿過一個叫李家峪的村莊。

我們的自行車在村里的公路騎行,路兩旁濃蔭遮蓋。

因為道路不熟悉,覺得要去的地方格外遠。

我和女兒騎騎停停,最后爬上一個大坡,跟人打聽。那人說順著眼前一條正在施工的路走(下坡路),走到底就到了。

我們走了底,眼前是一座小山,環顧四周沒發現公園的影子,也沒有任何指示,周圍不見一人,無從打聽,陷入迷茫,山底下轉了一會,沒有找到,無功而返。

第一次進北宮山,是搭同事車。此時景區道路已修好,也有了景區標識牌。

原來景區在山里,怪不得上回沒找到。

去公園要在到達那座小山后,順著一條山路上山,再拐下去,才能到達景區大門,實在是隱蔽。

景區很新,到處都是新建的痕跡,進門不遠左側一片徽式建筑庭院,白墻黑瓦圓門,院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花草盆景,頗有些蘇州園林感覺。

徽派建筑北邊還有一灣湖水,湖邊有棧道,荷花在道邊開的正紅,頗有感覺,棧道盡頭飛架一座小拱橋,與湖另一側亭廊相連。在長廊中漫步,向湖中望去,紅荷碧葉綠水藍天,中央噴泉噴涌,幾只綠頭鴨和白鵝在湖中嘻戲,紅掌撥動,漣漪緩緩。

長廊西側還有個小荷花池,碧綠寬大的荷葉將荷塘填滿,夏天荷花搖曳,冬天枯荷一片。

荷塘旁有一條路,通往一片黃蘆樹林,那就是北京著名的紅葉,秋天一片火紅,如煙霞一般。林間有小道,道旁邊有一條小溪,溪水淙淙,道路也起起伏伏。

樹林深處,樹的種類隨景色變化,在有幾株元寶楓,那是一片槐樹林,路邊是丁香,水邊是垂柳……

林子盡頭橫著一條路,路旁一片建筑,一個牌坊上書幾個大字:北宮山莊,可能是個度假山莊?沒興趣。

我們第一次是來爬山,就是順這條路西行,不遠就到山下樓梯,爬吧!拾階而上,路蜿蜒曲折,一路見樹木、白塔、亭廊,山雖不高,到頂已噓噓帶喘,熱汗直流,最高處小風一吹,涼爽,汗消。沒有霧霾時,天空透亮,往東眺望,中央電視塔赫然在眼前……

沒想到這一去,卻開辟了我家健身休閑的好去處,稱之為我們的后花園。

這里景色四季各不同,每次都有新發現。

春天看花,迎春、連翹、二月蘭、玉蘭、鳶尾、丁香、紫薇、玫瑰……后來還建了牡丹園,迎來了花中之王,花兒次第開放,真是百花爭艷,姹紫千紅。

夏天有月季、玉簪花、荷花……,格桑花更是從夏開到秋,夏天的花兒熱烈而明艷。

秋天可觀賞各種彩葉,元寶楓、銀杏、欒樹、水杉、金葉榆、白臘的各種黃,黃櫨、火炬、矮櫻、紫葉李的各種紅,在山頂望去,層林盡染,顏色層疊,煞是漂亮。

冬天沒趕上下雪,在這里散步看動物,動物還不少,狗熊野馬猴子羊駝各種鳥,我們主要看狗熊,有兩只碩大的黑熊,我們起名熊大熊二,這兩只熊,不知有什么苦惱,每次去看它都在那里不停的搖頭,好像吃了搖頭丸,忽然一天它不搖頭啦,我們也不去看它了。

爬山是我們前幾年經常做的事,一般從山南爬,坡陡險要,到山頂有亭,暫且稱其望京亭,常常在亭內眺望京城后,原路返回。

有一天見往北還有山路,決定探探,沒想到后面大有洞天,后山東西峻嶺起伏,山頂名曰狼坡頂,傳說這里曾經是狼群和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還有一大片花海,花兒五顏六色的熱鬧。最北端還有地震斷裂帶景區和因地震形成懸崖峭壁。到頂路就在后山蜿蜒曲折而下,竟然可以到了動物園。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來這里,爬山,走路,看花,看水,賞荷,看紅葉,看熊二……不斷探索,不知不覺快十年。

時間不覺間到了2016年的夏天,我剛做完手術,在家臥床修養,自覺覺得體力恢復的差不多,即將上班,忽然想看看北宮山的綠色及湖水、陽光。

那天天特別熱,我們為躲避陽光,就沒按通常的路走,一進門就去了北門側的水車小景區,然后順著林間小路前行,因為陌生,反倒感覺去了另一處景點游玩。

林密草深,小路在樹林中看不見盡頭,蚊子多,忽然送來鮮肉,自然熱情招呼,身上頓時很多大包。

在一處亭廊休息,紫藤搭出一片綠蔭。

在樹林里胡亂走,分不出東西南北……稀里糊涂動物園底下的路口,那天鬼使神差的就往從沒有走過的方向走去,這里竟然還有一個景點,門口標牌“三迭水”。

三迭水,名字很有韻味,莫非有三層水相迭?

這個園子面積可真不小,進門西側就是一片如梯田的月季,紅的、黃的、粉的,花瓣在陽光下晃眼,猶如梵高的油畫一般,熱烈。

第一潭水,面積不大,有睡蓮,有菖蒲,有五彩的錦鯉一群群的在水中游,有幾條個頭真大。野鴨、鴛鴦在這水中小島旁還安了家,快看這里,鴛鴦媽媽帶著一群毛茸茸的小鴛鴦在戲水……

往前走,往下看,又有一潭水,原來兩潭水之間有個壩,形成了很高的落差,這潭碧水就是一個荷花塘,微風吹過,荷花搖曳生姿。二潭也有一壩,壩下竟然有一湖,落差。三塊水域,不在一個高度,層層相迭、

第二潭左邊立有一亭,站在亭中向湖那邊望去,湖的盡頭是一長廊,左邊是一假山,怪石林立,山間還有一吊橋,湖面平靜點綴荷花、蘆葦、菖蒲,那天天氣極好,出奇的藍,幾朵白云點綴,倒映湖中,天好似在湖中,見一小舟,飄蕩與湖中,恍然舟在天上行,如中國的山水畫,生動。

舟上有幾個工人在清理水草,竹竿插入水中時,攪亂了水面,天與云隨水波蕩漾……盯著水面,一時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水天一色,周圍好像都不真實起來,人生如夢……

2017年春節過后,又一次來到北宮山,游人稀少,天微云,那天信步走到了北宮山莊,有指示牌榮格郡王墓,也不知道榮格是何方神圣那朝顯貴,路過這個指示牌多次,都沒想去看看。

那日忽然心血來潮,去看看。沒想到到了跟前,啥也沒有,只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大深坑,不過旁邊有個指示牌,“榮恪郡王墓”(路口那個牌子寫錯字了,把榮恪寫成了榮格)簡單幾句介紹說他是清朝榮恪郡王王,文武全才死后葬在此地,墓被盜。詳情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有語音介紹,這倒是真正的‘’掃墓‘’啊。

好奇心頓起,遂掃之,沒想到聽完榮恪郡王生平,才知此人大有來頭,原來此人與火遍中華大地的神劇《還珠格格》里的一主要人物有關,他竟然是乾隆帝第五子永琪的兒子綿憶。

原來真有五阿哥永琪之人啊!而且永琪的兒子榮恪郡王綿憶,是一個大才子,敏異常,工書,熟經史。可惜榮恪郡王墓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已經被盜,如今只是一個空的洞穴。

榮恪郡王怎么會埋在這里,肯定有故事。接著百度,沒想到竟然查出了北宮山的來歷。百度是這樣描述榮格郡王墓:

榮恪郡王園寢建在豐臺大灰廠村迤北三里,原地名為櫻桃園,是清江西羲寧州州同張彭齡之地,共一頃十畝。換得大灰廠櫻桃園地后,榮恪郡王園寢從嘉慶九年(1804)開工,到嘉慶二十年(1815)郡王去世時工程還沒有完成,園寢的全部六十余間房都已經蓋了十年以上,工程在櫻桃園形成了一處很大的工地。因當時云崗南邊也有一處工地。當地人稱云崗的南工地為“南工上”,稱櫻桃園工地為“北工上"。后來由“北工上”略作“北工”又訛寫成“北宮”,‘’南工上‘’變成了“南宮”。于是“北宮”之名,遂替代了櫻桃園之名。

原來“北宮”是這么來的,也終于知道家門口著名的南宮村,其“南宮”之名的出處。

故事到這里還沒完,接著百度綿憶,這一查又引出其子奕繪。這個人更不簡單,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一位頗有名氣的宗室詩人。奕繪善詩詞,工書畫,才貌雙全,尤好吟詠,著有《子章子》及駢文、詩詞。他與側福晉顧太清感情甚深,兩人酬唱的作品,數量之盛,更為中國文學史上所罕見。

顧太清?是那個當時名動京城,才華直逼滿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的滿清第一女詞人嗎?

若是她,就有趣啦!

果然是她。

而她與奕繪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我家附近的大南峪別墅。

要不是網上說那個別墅如今作為特殊用途被武警看守,估計又要會跑去探個究竟啦。

又百度顧太清,又出現了和龔自珍有關系的丁香花案的故事?還有龔自珍?我們課本上曾經出現過他的詩。

頓時凌亂……

就這么一個身邊熟悉的地方,一個普通大坑,讓你熟視無睹的地方。就這樣稍微一挖掘,就有這么多故事,北京到底蘊藏了多少文化?北宮山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呢?

后面就靠你的慧眼和好奇心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