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熊孩子…的父母。我不是筆誤…要不是熊孩子太深惡痛絕,我們也不至于把他爸媽都分析一通。這就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某呼上有人提問: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難…有10W人關注,回答有9900個…瀏覽數上億了…
看到熊孩子的時候,氣的連導師我見孩子都想踹一腳(那當然是不會的!)…看到孩子被制裁的時候,也很過癮(那當然也是不對的!)
熊孩子有多討厭呢?我隨便說幾個我見到的吧:
1、車廂里大喊大叫,拿個破棍子,碰到被人的箱子就過去敲兩下,完全不知道笑點在哪里;
2、到別人家里不守規矩,又搶又拿,拿了就算了,玩膩了就給你摔地上,肢解是什么心態?
3、從小耍流氓,對異性動手動腳,掀別人裙子,還好意思大笑,都是跟誰學的?
4、出口成臟,無來由的吐口水到你新衣服上,越說他越來勁,就問你想不想抄家伙揍他?
總而言之,孩子壞起來,真讓人忍無可忍。就讓你費解,這樣的孩子,父母就不管管?
結果人家熊孩子的父母教育的不疼不癢,還對你的指責不以為然:大人也不說讓讓孩子…
WTF?這么說話你良心不會痛嗎?
所以各路大神各顯神通,分享摧毀熊孩子的招法。
他們通過心理+生理的形式,對孩子進行了慘絕人寰(大快人心)的打擊。
有熊孩子被偷偷揍一頓的,欲哭無淚,有無良爸媽與熊孩子一起被罵的無FUCK說…
你別說,描繪的惟妙惟肖,看了真過癮。
跟著正義一方,學了滿滿一肚子罵人不吐臟字,和毆打小朋友無人知曉的經典教學。
可是,孩子天生都這么壞嗎?我們費盡心機贏了一個孩子還有成就感?什么時候,孩子成為我們的矛頭了呢?
啟鵝學堂的原則是一貫的,熊孩子不過是家長教育失敗的典型,真正該批判的,是熊孩子的父母。別人家的孩子和熊孩子,都是家長教育出來的。科學育兒的責任主要在家長。
教育出這種打不聽,罵不改…滾刀肉一樣的熊孩子的家長,一般是什么樣的呢?
他們對外這樣不管不顧,無理取鬧,很明顯跟家長有很大關系。
這樣的家長,由于自身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教育方式非常傳統。通過他們的育兒觀念來分,無外乎分為三類家長:
忽視型、否定型、放任型。
忽視型:很好理解,他們不愿意或者不會正視孩子的情緒體驗,剝奪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機會。
家庭里,為人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忽視的問題,孩子打擾你工作,你讓他看書,孩子想你陪玩,你讓他看電視去等等。
但忽視型家長最嚴重的是忽視孩子內心需求。他們不知道也不愿深思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孩子難過,孩子無助,孩子開心,他們都常常熟視無睹。孩子沒法跟父母溝通學會處理情緒,只會用別的渠道宣泄。
很抱歉你在公共場所看到了癲狂狀態的小朋友…
否定性:因為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去嚴厲的批評、指責、貶損,甚至懲罰孩子。
很多朋友問了,熊孩子,是不是家長平時沒有嚴厲批評他?錯了…過度嚴厲的批評,貶損,有可能會招致孩子的逆反。
很多熊孩子,就是被父母貶低的太慘,過度壓抑,故意跟父母對著干。所以你常常會看見,熊孩子在大吵大鬧的時候,父母管了沒效果,不得不動手。但是沒過多久孩子照舊。
放任型:接受和放任孩子所有的情緒和行為,不為孩子的行為設立邊界。
這種父母就是最令人生氣的父母了,自己孩子犯錯,卻不從自身找原因,轉而希望別人遷就自己。我們不讓父母過于嚴厲的破壞性批評孩子,指責辱罵,不代表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為邊界。身為父母,不告訴孩子是非對錯,孩子很容易受到不好行為影響。
熊孩子的父母,就是極端的父母,采用的方式只會有一種,本身就是偷懶的父母。他們對待孩子的教育是看心情來的,不愿意學習,不愿意研究,哪種方式簡單,效果不錯,我就用哪種,不會想到因人而異,不愿去取長補短。
孩子是大人教育的一面鏡子,你用心培育,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是學習的榜樣;而你三天打魚,不求甚解的傳統教養方式,培養出熊孩子,一點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