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會怎樣?推薦你4款祛濕茶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醫認為脾胃主水,濕氣多了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無濟于事。如何判斷濕氣重?祛濕中成藥又有哪些?

一、“濕氣重”的癥狀

>>>>

食欲不振

沒有食欲,容易脹氣,吃飯時感覺惡心。

>>>>

精神萎靡

胸悶,四肢或身體沉重,渾身酸疼;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頭昏沉,易困倦,記憶力減退。

>>>>

臉色暗沉和口內粘膩

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早晨眼皮腫,出現下眼袋。

>>>>

大便稀爛

基本成形但較軟,大便后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且覺得大便排不盡。

>>>>

體態虛胖

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表現為虛胖,下肢水腫。

如果出現了上面的癥狀,就需要注意祛濕了,那么,祛濕的中藥有哪些呢?

二、中藥祛濕茶

>>>>

陳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陳皮2g。

做法: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沖入熱水,等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

做法:洗干凈后,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枸杞,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濕。

成分作用

枸杞:養肝,滋腎,潤肺。

薏米:清熱利濕,除風濕,利小便,益肺排膿,健脾胃,強筋骨。風濕身痛,濕熱腳氣,濕熱筋急拘攣,濕痹,水腫,肺萎肺癰,咳吐膿血,喉痹癰腫,腸癰熱淋。

>>>>

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將茯苓、薏米洗凈,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姜,煮開后,轉小火煎煮30分鐘,趁熱喝。

功效:祛濕,健脾胃,暖胃。

成分作用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薏米:清熱利濕,除風濕,利小便,益肺排膿,健脾胃,強筋骨。風濕身痛,濕熱腳氣,濕熱筋急拘攣,濕痹,水腫,肺萎肺癰,咳吐膿血,喉痹癰腫,腸癰熱淋。

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常用于脾胃虛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或痰飲嘔吐,胃氣不和的嘔吐,風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風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最近精神萎靡不振、體重飛漲的原因了?原來可能是因為濕氣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需要原文檔(因文體限制,部分表格無法呈現)請聯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醫仲景協會整理收集 《內經選...
    陶墨閱讀 34,826評論 0 33
  • 常用300多種中成藥使用說明,建議收藏慢慢查看。 解表劑: 辛溫解表 桂枝合劑 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感冒風寒表虛證...
    郁茹閱讀 8,710評論 0 7
  • 諸藥之性,各有其功, 溫涼寒熱,補瀉宜通。 君臣佐使,運用于衷, 相反畏惡,立見吉兇。 人參 人參味甘,大補元氣,...
    天地秀色閱讀 973評論 0 0
  • 晨光微透 帶著你的笑臉一起 搖曳在門前老槐樹 那些密密麻麻的枝葉里 樹影婆娑 洋洋灑灑 排版成一首詩 一首記憶里的...
    梓莘閱讀 385評論 1 9
  • 愛情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無堅不摧,有時候,它甚至還脆弱不堪。可即便如此,我們依然不能說,那不是愛情,因為任何一...
    跳舞的小雪人閱讀 19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