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醫認為脾胃主水,濕氣多了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無濟于事。如何判斷濕氣重?祛濕中成藥又有哪些?
一、“濕氣重”的癥狀
>>>>
食欲不振
沒有食欲,容易脹氣,吃飯時感覺惡心。
>>>>
精神萎靡
胸悶,四肢或身體沉重,渾身酸疼;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頭昏沉,易困倦,記憶力減退。
>>>>
臉色暗沉和口內粘膩
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早晨眼皮腫,出現下眼袋。
>>>>
大便稀爛
基本成形但較軟,大便后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且覺得大便排不盡。
>>>>
體態虛胖
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表現為虛胖,下肢水腫。
如果出現了上面的癥狀,就需要注意祛濕了,那么,祛濕的中藥有哪些呢?
二、中藥祛濕茶
>>>>
陳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陳皮2g。
做法: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沖入熱水,等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
做法:洗干凈后,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枸杞,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濕。
成分作用
枸杞:養肝,滋腎,潤肺。
薏米:清熱利濕,除風濕,利小便,益肺排膿,健脾胃,強筋骨。風濕身痛,濕熱腳氣,濕熱筋急拘攣,濕痹,水腫,肺萎肺癰,咳吐膿血,喉痹癰腫,腸癰熱淋。
>>>>
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將茯苓、薏米洗凈,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姜,煮開后,轉小火煎煮30分鐘,趁熱喝。
功效:祛濕,健脾胃,暖胃。
成分作用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薏米:清熱利濕,除風濕,利小便,益肺排膿,健脾胃,強筋骨。風濕身痛,濕熱腳氣,濕熱筋急拘攣,濕痹,水腫,肺萎肺癰,咳吐膿血,喉痹癰腫,腸癰熱淋。
生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常用于脾胃虛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或痰飲嘔吐,胃氣不和的嘔吐,風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風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最近精神萎靡不振、體重飛漲的原因了?原來可能是因為濕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