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蕭棲交代了其余二人在客棧等待,和路召去往鈺離山。他想起,臨行前,和北門祭司的一席暢談。北門祭司看起來年紀輕輕,卻頗有見底,不愧是神氏一族。此番來西境尋魂玉,開始并未獲得王上同意,唯有北門祭司力排眾議,鼎立支持。息夫蕭棲向來行事光明磊落,內心坦蕩。顧皇后受萬人敬仰,如今遇難,自己應盡一份臣子之責,為此并不在意搬弄是非的小人。且尋這魂玉艱難,一般人難當此大任,唯有自己出馬,才能多幾分勝算。雖然不明白白馬祭司為何幫自己,但內心還是十分感激的,故此,臨行前設宴請北門祭司一敘,以表感謝。
蕭棲府上,二人對飲正歡。蕭棲直言
“此番多謝祭司附議,成全本王,蕭棲一定竭盡所能,不負王上之托,不負您的信任。”
北門容棣笑到
“明王客氣,叫我容棣就好。容棣自來到東境,聽聞明王素來正直不阿,驍勇善戰(zhàn),盡得北境軍心,以您當年的聲望,先王曾愿劃南境給您,您卻放棄,愿以兄長為尊,只愿為臣,令人扼腕。今眾人非議,直指顧皇后和您是青梅竹馬,您尋魂玉為私,不顧及王上顏面。何況魂玉乃稀世之寶,此次西境之行定艱險萬分,容棣想知道明王為何這般堅持。”
蕭棲仰天長笑,讓人不禁覺得這位明王實在豪邁不羈,
“自古美人愛英雄,王兄是蕭棲心中的英雄。蕭棲只是一介武夫,不通曉帝王心計與制衡之術。先王的立儲之亂,使得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境,民不聊生。權爭的殘忍,附帶的犧牲實在難以計算,蕭棲不愿見。蕭棲和王兄一同長大,自然了解王兄,所以相信王兄才是王朝最佳繼承人。而王兄勵精圖治,使得東境國泰民安,蕭棲佩服。抑非嫁給王兄才是真正的美人配英雄。”
北門容棣不禁被蕭棲一番慷慨激昂之詞所打動。舉杯贊到
“明王胸懷天下,實乃天下人之幸,臣敬您一杯”
息夫蕭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容棣謬贊,蕭棲何德何能。今顧皇后遇難,蕭棲尚有用武之地,怎能畏懼小人所言明哲保身,此乃不義。幸得容棣信任舉薦,蕭棲愿引祭司容棣為知己,先干為敬”
北門容棣當下也端起酒杯道,
“得明王這樣的知己,也是我的榮幸”
遂一飲而盡。
“容棣還有一事相托,我有一位故人,多年以前在鈺黎鎮(zhèn)開了間客棧,希望明王能為我?guī)Х庑拧!?/p>
“嗯,不知如何替你尋得這位故人”
息夫蕭棲問到。
“虞兮曲,明王莫見笑,當年分別之時,曾與故人許下承諾,再見時只需在鈺黎山腳吹奏此曲。使得此曲之人,你把信交于他即可”
息夫蕭有些為難
“容棣,我不懂音律,這虞兮曲如何來吹奏”
“可否讓路召陪王爺一同前去,虞兮曲也由他來吹奏”
“離兒的侍衛(wèi)路召”
“正是,路召自請命愿同王爺一起去”
“路召,這孩子不錯,很有學劍的天賦。而且早聽說他和離兒感情十分親厚,如同兄弟。”
“明王還是很關心小殿下的”
蕭棲心中酸澀,心中悵然道,怎能不在乎,
“殿下是儲君,為人臣子,當思君所思,”
“是容棠冒昧,西境自古得出品質精純的魂玉,明王此去西境尋魂玉不易,若是得這位故人指點,一定大有裨益。”
“謝過容棣”
想到北門容棣如此為自己籌謀,蕭棲很感動。
回憶悠遠,想起曾經的一番慷慨激昂與此刻的落魄無奈,息夫蕭棲心中的失意大肆蔓延。戎馬一生,聲名顯赫的蕭棲想到過此番不易,卻未曾料到,稱得上東境武學翹楚的自己盡然能遇到紫衣少年那樣得對手,而且對方只是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