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農村生活經歷的娃們都知道,使喚牛犁地,手里得有那么個鞭子,上坡發勁時,得抽那么一下。現在,督促學生學習,也有此感覺。
? ? 人們還總習慣念舊,80后也是如此,“我們上學時,如何如何,早晨批著星光起來早讀,晚上擦著午夜的星光睡覺,你們……”。我們時有感覺,學生們不如以往那么愛學習了。
? ? ?央視《盜火者》紀錄片里有一集“通往成功的天梯,寒門再難出貴子”,里面說,重點大學中農村學生的比例越來越少。而且,在古代,以書取仕,科舉制度,讀書學習是魚躍龍門,不甘平庸的唯一路徑。現代社會,通過讀書入仕,這條路雖然依然存在,但是已是羊腸小道,而且路途擁擠。所以,客觀上,‘’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已經不是實現成功的唯一路徑。孩子們終將受這社會影響,產生讀書無用,不如打工的念頭。
? ? 美國有一個媽媽,把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為什么,因為她說她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對待O能想象出多種可能性,蘋果,雞蛋等,上了幼兒園之后,只認識這是個字母。現代教育理念認為,學生的智力開發可以在童年進行,但是知識層面的拓展確不應該放在幼齡階段。我現在都不讓我侄子被唐詩了,因為我一說背詩吧,他就想躲。我想著,總不能在那么小的時候,就培養出來了厭學情緒吧。所以,該玩玩,該放炮放炮,但是生活中的道理,可以在生活中滲透等。
? ? 學習,不管怎么促進,總是件板凳坐透,桌子磨平的苦差事。有的學生能苦中求樂,苦中得樂。但是,網絡和社交帶來的樂趣更加直接,更加容易。學生們又處在自制力發展的階段,加上學科難度的增加,就容易當逃兵。
? ? 讓學生愛上學習,單單老師下功夫,還是很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