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寫吧動態]2021.01.13讓我們走得更遠

截止到2021年1月13日晚上24點,“一起寫吧”一共收錄了32篇文章。從2020年9月堅持到今天已經135天了。堅持135天,天天更文,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居然做到了,好有成就感。真的印證了“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通過拜讀,我選出以下五篇優秀文章,給予置頂并點評,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篇是湖北朱敏老師的《成長素描3(小軒篇)》。

小軒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學習不夠主動,成天心不在焉。老師想要改變他,從勞動開始培養他的責任感。朱敏老師一個小小的舉動給孩子的心理帶來莫大的鼓舞。同樣,在打掃衛生這件事上,小軒也感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期待,于是,跟著他的學習狀態也發生了變化。

家庭教育不可或缺,朱老師又與小軒的奶奶和媽媽打電話,加強聯系,對小軒的影響很大。在班上,組織學生給小軒一對一輔導幫助,幾個月下來,小軒進步可大了。

朱老師如此用心做教育,堅持下去,相信未來可期。

品讀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362c33a74a03

第二篇山東牛桂玲老師的《只做,不說》。

這是一篇閱讀《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的讀書筆記。其理論是:你可以用行動代替言語。花一天時間聽自己說話,你或許會驚訝自己說了多少無用的話,如果你決定多做少說,你的學生們就會注意到這種變化。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讓學生們安靜下來,要靜靜地等著他們,將注意力放到你身上。如果班里太吵鬧,你就按一下電燈開關。只做不說,要做的事就和善而堅定地堅持到底。

哦,這也是說堅持的力量。歡迎品讀原文,原文更加精彩。

品讀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af7ffff6834b

第三篇是安徽汪韻琴老師的《〈正面管教〉讀書筆記之“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文章開頭告訴我們什么是贏得孩子,什么是贏了孩子。前者是指大人用自己的行動維護孩子的自尊,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相信孩子有有能力和大人合作,并完成一定的事情。后者是指家長用控制、懲罰等手段戰勝孩子,讓孩子聽從自己。

正面管教強調要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要贏得孩子,而不是簡單的贏了孩子。接著文章指出作為教師和家長,贏得孩子的方法。

這篇讀書筆記,無論是對身為教師還是家長,都有深刻的指導意義。歡迎品讀原文。

品讀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29d0eb80592a

第四篇是吉林雙遼的徐立華老師的影評《我們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電影《巔峰體驗》敘述了一個騎行團隊騎行拉薩的體驗。觀影后,徐老師對自己參加N師學習等學習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們當初為何出發,我們想做什么?我們怎么才能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的團隊在哪里,我們是否在這個團隊中共同成長?這次騎行是電影中這個團隊的載體,生活中、工作中有著各自載體,那么我們借助這個載體學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奉獻了什么?傳播了什么?徐立導演的《巔峰體驗》傳播了愛、感恩、責任和對人成長的思考與啟迪,我在吳虹校長組織的N師學院、閃電行動派、2021心啟程和項目式學習群里感受到了滿滿的愛,為教育的公平做出努力和奉獻的大愛,感恩被賦能,體驗和伙伴們共同成長的美好感覺,同時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面對孩子,面對生命,面對未來,我也是肩負重任的,我是教育一線的一名隊員,我是有使命的,感恩有這樣的榮幸,和伙伴們一起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在一起努力發光,一起做成一件有益孩子們成長的事情,是不是我們也會經歷了“巔峰體驗”?

歡迎品讀原文。http://www.lxweimin.com/p/4da08a97a9a2

第五篇是陜西李明俠老師的《勵志感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面對當今教育的種種亂象,李老師對其中之一的“勵志感動”進行了批判,并指出:學生厭學需要從教育體制上找原因,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得激發內驅力,千萬別隔靴瘙癢了,希望這種無聊的活動煙消云散。

說得真好,作為一名平凡的老師,我們無法改變教育體制,但我們可以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讓我們一起努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