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課堂上發生在陳浪老師與秀文老師之間的互動“爭執”,激起我的內在情緒———頭懵,太陽穴脹痛,心情煩躁不安起來。
接著一連串的模式啟動中:與岳華商量出發時間時,岳華感受到了我的混亂;在飯店買餅等候時,語氣里有了焦慮抱怨不煩;在滴滴車上與岳華交流時,不自覺的擔憂叮囑她的取票;岳華表達了她的界限,并引導我去看自已的情緒,我感受著身體的不適,知道是自已的情緒的觸動;
我想做些事分散注意力,緩解自已的不適感,然后又發現電話聯系不到兒子內心升起了諸多恐懼———于是一個接一個電話給離開兒子出差在外的孩子爸爸,因無人接聽,內心升起了猜想和憤怒,終于接通了,我忍不住以命令的語氣說“你把兒子住處座機號碼發給我!”
話說完,我聽到一個聲音:停一停,慢下來。
當自已漸漸平靜下來,兒子的電話也終于打通了。
心定了,但情緒還在。火車晚點,岳華與朋友一直通著電話,我感受到自已的受傷——這么忽略我,我很受傷。
神安排我與岳華分別在相距很遠的車廂,沒有交流,只能與自已在一起。
一夜輾轉難眠,早上車廂里傳出的凄婉的《燕南飛》讓我忍不住淚水直流,此刻,感覺到自已開始放松……
一個情緒按扭的觸發,因為想逃不想面對,而導致這一連串的情緒中的應對,這也是過往歲月中自已的系列反應——無覺知地制造衍生出更多事件向外投射抓取,以對抗感受自身的痛的模式。
情緒的源頭在年幼時與父母的互動中,很恐懼爸媽的爭吵,看見但還不愿深入去感受和表達,看到自已的遲疑,允許這一切的存在。
非常感恩自已的看見!非常感恩自已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