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看了一本書,一本人人都知道, 而且都評價都非常好的書,通過閱讀,你知道了那些“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要放在第一位--如果事項按重要和緊急排序的話,分為四類:
重要且緊急
重要不緊急
不重要緊急
不重要不緊急
重要且緊急的事:你馬上有一個重要的會議,三天前就知道,但你沒有準備,正在緊急準備。
重要不緊急:你三天之后有個重要的會議,雖然是三天之后的事,但你現在正在準備。
不重要緊急:你在工作,一位朋友給你打電話10分鐘后到你的辦公室喝茶,閑聊天。
不重要不緊急:家里的油煙機按說明書上的清洗日期看來,這段時間該清洗了,但朋友告訴你,一年之后洗也沒問題。
通過上面的排序,你知道了:
如果天天做那些“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就相當于“天天在救火”,雖然“顯得”當下很忙,但忙的都是些不得不做的突發事件,很累,且沒有效率。
如果天天做那些“不重要不緊急”和“不重要緊急”的事情,那你連最起碼的“救火的時間”都被浪費掉了,結果火燒眉毛了都不去救,對自己不負責,對事業不負責。
如果每天做的都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時間長了你會發現,所有大事都處理完了,所有該發生的“火災”都扼殺在萌芽階段了,所有“重要的大事”都不會被耽誤。
我先假設你對上面的所有觀點都是認可的......
如果你跟一個朋友提這種安排事項的方式的時候,朋友若是說“你是不是被洗腦了”?你應該怎么回應,你會怎么想,是不是認為自己“被洗腦”了?
事實是,你肯定知道你“沒有被洗腦”,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退一步說,如果你“真的被洗腦”了,你會怎么判斷呢?
參加交流聚會、聽成功學大師講課、進入直銷組織,自己讀書成長......這些事情貌似都是在“接受知識改變自己”,那是不是也是在洗腦呢?
接受教育和洗腦是完全相反的:
教育讓你學會不同的思想,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又包容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想法,并允許別人質疑和反對。
而洗腦恰恰相反,洗腦只允許一種思想和一種價值觀,它無法容忍任何對該思想的質疑,更無法容忍對立的思想。
如果說教育讓人學會獨立思考,那“洗腦”就是讓人放棄獨立思考。
推薦一本書:《小強升職記》,是關于事項管理的。(注意我的措辭“事項”而不是“時間”,時間不屬于任何人,既然“不屬于”就不能“被管理”。)
PS:
還有另一種“洗腦”方式,就是“傳銷式”的洗腦。這種洗腦方式看似很神秘,其實都是有套路的,最核心的“操作方式”就是:關閉你五感中的一個感知通道。人的感覺分為五種“眼耳鼻舌身”,也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如果有人把你帶入到一個封閉的環境:燈光昏暗,要離得很近才能看清對方,音箱的音量開到相互說話都是靠吼的,此時,若是有人逼你做決定的話,盡量不要做決定,特別是掏錢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