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再也無法像孩子一樣肆意的大呼小叫,心里的小情緒堆積的像山一樣高,直到堆滿溢出來。
與其如此,不如永遠做個孩子。
經常會回憶起小時候的夏天和小伙伴們一起聽著蟬鳴坐在院子里抬頭數星星的日子,互相犟嘴哪個是牛郎星哪個是織女星,那七個連在一起的星星到底是不是北斗七星,王母娘娘到底會不會在某一顆星星上笑著看我們。那樣無憂無慮的日子真是再也回不去了啊。
從回憶里抽離出來,面對的還是一篇篇論文,一個個任務,還有各種各樣避免不了的人際關系,和這個季節早來的低溫。
02
記得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經常跟小伙伴吵架,有時候是因為誰踢毽子耍了賴皮,也有的時候是因為誰搶了誰的好看鉛筆。但第二天都會忘記然后和好如初,圍坐在一起看著地上爬來爬去的小螞蟻哈哈大笑。
我們那么想做回小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做任何事都只需要一個簡簡單單的理由,
鳴人發誓要追回佐助,就是因為不想失去一個朋友;塔矢亮不見進藤光,就是因為不能容忍他。輕視圍棋;悟空堅持放走重傷的貝吉塔,就是渴望與強者決斗;櫻木學習打籃球,就是因為能聽到晴子一句夸贊。
我的小外甥前幾天剛過完一周歲生日,正處在咿呀學語的階段,來人一逗就笑,看見長的丑的大叔就咧嘴大哭,絲毫不顧及對面是誰。
可是長大后的我們,即使只是發一條動態,也要思前想后,怕被以為矯情,怕被當成炫耀,怕顯得愚蠢又怕刻薄,怕自己的壞情緒打擾到別人,又怕說出的道理不客觀讓人背地里說三道四。活得很復雜。
03
很多影視劇里主角回憶過去時,經常會浮現小時候玩鬧或者跟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場面,也是從這種角度傳達出對孩提時期的向往懷念,
前段時間韓國翻拍的步步驚心麗剛開播時,二刷了2011年的劉詩詩版,后半段把我虐的找不著北的同時也很懷念少年時的若曦和阿哥們。
當初看著老十被捉弄時撲哧一笑的的若曦如今再也笑不出來;跟明玉為了各自的姐姐打架的她如今也不會再意氣用事;和十三爺非關風月只為真心的把酒言歡自由自在的日子也少之又少。
就像若曦自己說的那樣,在八爺府里的那幾年是最快樂的。后來隨著她一天天長大知道所有人的未來而不能參與不能改變,讓她痛苦不已,再也不是當初天真浪漫看到兔子就去追的小女孩。
若曦起初決定把自己托付給四爺原因之一就是在他身邊她可以肆意的做回孩子。四爺帶她行至水窮處,一起在荷塘深處坐看云起時,她可以想笑的時候就敞開了笑,想哭的時候也能放聲大哭,不受深宮之中條條框框的拘束,偷得片刻閑暇。
04
小彌是我的大學同學,一直是善解人意落落大方的類型,以前和男朋友一起出去聚會總被夸懂事,他和朋友談事情從來不多說一句話,只是在一旁安靜的陪著。
小彌很少或者說基本不撒嬌,兩個人一起吃飯也不挑剔。與人相處的時候也總是讓人覺得舒服,總能在恰到好處的地方說恰如其分的話。
小彌和這個男朋友分開很長時間后,交了一個大她兩三歲的男友,也許是年齡造就了他比小彌更深的閱歷,也許是他本身對小彌的疼愛,跟他相處下來,小彌就像換了一個人。
經常撒撒嬌,下課會打電話叫他過來找自己,吃飯的時候也會傲嬌的把不吃的青菜夾到他碗里。周末還會拽著男友陪她去游樂場,身邊很多同學都說小彌變得比以前更開朗更愛笑。
當初胡杏兒結婚的時候說過:我的前前任和前任都很棒,他們一個教我做成熟優雅的女人,一個教我做獨立懂事的大人,但我最喜歡現任,他教我做回小孩。
恭喜小彌找到了讓她重新做回孩子的人,也許好的愛情就是這樣,讓你心甘情愿的放下包袱,不用偽裝堅強,帶你回歸本身最真最純的狀態。
Fin
緣分是意想不到的,總有一天你會遇到那個視你為寶,包容你的任性,讓你做回孩子而不是教你怎么學會成熟的人。
你們會一起在羅馬的臺階上吃冰激凌,在新西蘭的夜空下數星星,爭取每一個日落黃昏,如果你遇到了那個人就把自己交出去,被寵溺,被保護。放肆的去愛,和被愛。
早,祝你可以像孩子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