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燒豆腐

說起高平,就不得不提起高平燒豆腐,高平人吃燒豆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

當年,趙括被秦將白起一舉打敗,40萬趙軍降卒被白起坑殺。白起的殘暴激起了后世人們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燒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憤。不料,人們食后頗覺新鮮,別有一番風味,于是“燒豆腐”在高平境內流傳了下來。

在高平市的谷口村,有一座廟院,因其外形貌似骷髏而取名為“骷髏廟”。“骷髏廟”是距今為止我國唯一一座紀念戰國時期將士亡靈的廟宇。高平燒豆腐做的最正宗的地方,正是谷口村,在這里每家每戶都會燒豆腐。

豆腐,是燒豆腐的第一材料。用于做豆腐的大豆是高平本地黃豆。豆腐制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燒豆腐的口感。像小手工作坊,每天最多烤制300塊燒豆腐,價格為五毛錢一塊。

燒豆腐是一種很大眾的地方特色美食,在高平有著很深厚的群眾基礎。無論貧富貴賤,老幼婦孺,上班族或是過路人,只要路過燒豆腐攤,都會停下來花幾分鐘的時間去品嘗幾塊燒豆腐。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