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筑巢記》讀后感
“所有我們經歷過的,都在教我們如何過好眼前的生活。”
“種一棵樹的最佳時機,是20年前,次佳時機是現在,生活亦然。”
還沒打開書本,正反封面的這兩句話已經深深打動了我。
這本日本作者巖崎朋子所著的《筑巢記》對我來說有著深深的吸引力,使我拿到手的當天晚上就開始閱讀,第二天花了白天一點時間再加一個晚上就一口氣讀完了。
或許每個女孩心目中都有一個類似的夢想,開一家咖啡館,或開一個很具格調的雜貨鋪。
但是之所以街上并沒有那么多這樣的鋪子,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真正經營一家店,不是光浪漫那么簡單。資金的壓力、客源的開發,產品如何賣動,這些現實的煩惱分分鐘都會逼死一個妹子。
而《筑巢記》的這位作者,卻很好地用行動詮釋了這份浪漫的生活。
她開了一家家具雜貨鋪,并且順利地經營了12年。她自己設計實木家具叫工廠制作后在店里售賣,自己去國外采購亞麻布、藤編藍這樣的雜貨。她經營有道,在自己的店鋪里開辦插花、鋼琴等等各種學習班,把一面都是透明落地窗的明亮小鋪打理得有聲有色。
在取得財務自由之后,她又尋找了一處滿意的半舊公寓,買下來,一點一點改造,修筑成自己最喜歡的狀態。
書中那些她家中的圖片,無一不透著質樸和動人的光華,一點一點俘獲著讀者的心。
圓潤的實木,淡黃的色澤,自然的紋理,配上實用的構造,正是一個小家最需要的家具。當陽光透過純白色亞麻布的門簾,溫和地給家具披上一層白光,此情此景,沒有比這樣的家更令人眷戀。
“每個人對生活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去實現這種理想生活的能力則需要慢慢積累。”作者花了8年時間,慢慢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么,然后著手把愛好變成了工作,又把公寓裝修成她喜歡的樣子。她過往的每一天,都在裝點著自己的生活,慢慢把生活修正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她把自己的裝修手記寫下來,把自己的生活手記寫下來,又把自己的經營手記寫下來。配上她獨有的家居和店鋪圖片,親切地告訴我們,要如何裝修,如何設計實用又美觀的家具;又推薦了不少她店鋪里賣得很好的自己又非常喜歡的雜貨,比如藤籃和亞麻布;甚至還寫上了做梅干和味噌的方法,以及如何讓米飯變得更美味。
而在經營手記里面,她又介紹了一些時間和空間管理的技巧,分享了自己開店的過程,如何把愛好變成工作的經歷,甚至還公開了店鋪中家具和雜貨的采購來源。
看著她一點一點講述自己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方式,作為讀者的我,都跟著覺得好幸福。
縱觀她的整個經營生活的過程,我試著總結一些我們可以學習的經驗。
1.生活并非一蹴而就,如果不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那就慢慢思考,慢慢尋找,也許一兩年不知道,那就花個五年十年,但不要停下思考和探尋的腳步。
2.一旦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之后,努力往這方面靠近,積極付出行動。像作者一樣,她想開家具店,便先去家具店打工,學習基本技能和流程。
3.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要學會時間和空間管理,養成習慣,提高做事效率,讓生活和工作都能變得有條不紊。
4.一個家是心靈和身體的歸宿,是最重要的所在,一定要好好考慮好好學習,琢磨研究如何裝修,把家里打造成自己最喜歡最實用的樣子,而不是去力求裝得如何華麗或奪目。有了舒適喜歡的家,在面對任何困難之后回家安靜修養,補充正能量,便又能精神滿滿地外出奮斗了。
5.打開內心,發現與人交往的快樂,從不同的人身上發現他們的優點,向其學習。這樣可以打破自己的局限,不斷接觸更多不一樣的思想,并從中吸收自己需要的內容。
6.語言不是溝通的障礙,只要鼓起勇氣積極交流,即便語言不通依然能夠很好溝通,這是態度,更高于技能。
7.“笑,是一種正能量的相互交流,正能量正是在人們的彼此傳遞中不斷增強的。”像嬰兒一般笑,傳遞正能量,生活自然會越過越好。
最后,讓我引用作者的話,來告訴大家如何克服困難。
“在我動搖的時候,我就會嘗試著在心中投映下這樣的影響: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一片深遠的森林,其中有一個美麗的湖泊。湖中盛滿清澈的湖水,一點點的風浪并不會打擾湖面的平靜。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做著深呼吸:深吸一口氣,再緩慢有力地吐出。于是,擔憂與不安的波浪就會漸漸遠去。‘總會有辦法的。’我這樣想著,漸漸得以入眠。夜晚安然睡去,早上也會神清氣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