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你或許會嗤之以鼻,現在農村戶口這么好,誰還愿意去城市落戶。但這或許是你一個人的看法,假如深圳讓你去落戶呢?假如北京讓你去落戶呢?你去還是不去,你還愿意抱著你的農村戶口嗎?當然,這個假設有點不符合實際情況,其實現階段北上廣深這些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城市入戶的政策是在收縮的,想進入這些城市的門檻其實是越來越高,我今天主要討論的人口大概在50萬到200萬之間的中小城市,你愿意放棄你的農村戶口去那里落戶嗎?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為此呢,借著春節回家,我也專門分別聽取了村上一些老人家,70后與80后中青一代,以及90后的年輕人的看法,我覺得每個時代的人的看法是不盡相同的,今天的農村戶口越來越值錢,所以村上的老人家對于去城市落戶,那是毫無疑問,他們是肯定不愿意去的,有些老人家,即使是他的兒女,甚至孫子輩的一代去城市落戶,他們都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們認為葉落歸根,這種思想在六十歲以上年齡的人群是最根深蒂固的,村上一位老人家水龍伯就特意數給我聽,農村戶口有哪些好處,第一,是擁有免費的宅基地,水龍伯家現在就一棟洋房,他有兩個兒子,等他的二兒子結婚后他就可以再起一個房子,地面面積就有兩百多個平方,他說城市里面哪里有這樣的好事情。第二,大病保險和新農合,以前農民看病都要自己掏錢,大病保險和新農合出來以后,農民大病保險對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針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不低于50%。水龍伯說他老伴去年就大病了一場,五萬塊錢報銷到了四萬塊。而他一個縣城的親戚,相反因為沒有社保醫保,生病幾乎沒有什么報銷,現在都想著回到農村。這一點我想他沒有調查的很清楚,我告訴他,城市現在也有居民醫保,但是具體的流程我不是很清楚,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保呢?我想農村著這方面還確實有優勢,城市的富裕人群可以自己購買社保醫保,但如果家庭條件一般甚至貧窮呢?第三,現在種地不要交公糧余糧,相反每畝還有補貼,這項對于農民來說,那肯定是好政策,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第四,現在農村如果年滿60歲,政府會給一定的養老金,大概每個月80塊吧,雖然錢不多,但已經很好了,水龍伯覺的將來肯定有得漲得。水龍伯作為老人家的代表,我聽到的看法那就是給個北京的戶口他也不去,其他幾位老人家的意見也基本相同,總而言之,農村是他們的根,農村戶口不能丟。
圖片來自網絡
而70后與80后他們年齡雖然有一定的跨度,我覺得他們的看法是左右為難,我自己也是80后,大根叔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所以我選擇他作為我們這一年齡段的代表。大根叔比較早就出去廣東深圳打工,后面又去了東莞,溫州等地。這些年雖然沒有賺到大錢,但是如果東拼西湊,也有可能在家鄉的九江市城或小縣城買套房子,說到放棄農村戶口,他是持否定態度的,老人家說的農村戶口的含金量他都表示認同,但是他有兩個難題,第一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他覺的鄉村的教育離城市的差距太大,師資力量以及教育設備這些都差的太遠,小孩做留守兒童長期跟著爺爺奶奶他其實是不太愿意的,但是沒有辦法。放到縣城里面去讀書,讓爺爺奶奶跟著去,大根叔的爸爸媽媽又不愿意去縣城生活,覺的在縣城什么也干不了,在家里還可以種種水稻,種種菜,養養雞,養養鴨,春節回家,好多東西都不需要去購買,還是原生態,多好。他自己帶小孩出去讀書,兩夫妻平時都要上班,沒有時間,他們在外面也沒有房子,存在入學難的問題。第二點就是醫療問題,隨著父母年歲的漸長,病痛也是越來越多,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呢,平時有個病沒有什么人能夠照看,小孩子晚上生個什么病,鄉村醫療環境簡陋,要到鎮街上去看醫生,晚上有時候很不方便,交通也不是那么方便,雖然春節回家,大根叔他們也擁有了私家車,但春節過完,他們外出打工,晚上就沒有地方坐車了。我聽取了大根叔的看法后,大概總結了一下,鄉村生活于他們一代是習慣的,以后就算不在外出務工,回來他們也會把技術帶回農村,或者重新拾起農具,這些他們都不怕,他們迫切需要面對的就是小孩的教育問題以及醫療問題,但這兩點都沒有到讓他們放棄農村戶口的地步。
90后可能是對農村戶口算是比較沒有眷顧的一代了,就我交流的幾位朋友來說,我選取石軍堂侄做代表,說是堂侄,其實我沒有那么老,只不過我輩分大點,石軍堂侄認為他們不是很愿意在農村生活,農村生活太單調,沒有什么夜生活,晚上漆黑一片,平時做客就還可以,但長久生活他真不習慣,雖然他在外面也只是住出租屋,但是住的地方很繁華,出門不遠就有沃爾瑪,購物很方便,石軍堂侄還認為農村的食品也并不就是很綠色,他還反問我,“沃爾瑪的食品就很有保證,它那么大牌子,農村的東西誰來給你仔細監督”,我細細一想,確實也有幾分道理。他認為他回到農村什么也干不了,很多東西也不會干,讓他去種地,他覺得沒有什么可能。石軍堂侄還說到了市政工程,“城市的公園多大,多漂亮,路面有防滑磚給你砌上,寬闊的公路,漂亮的霓虹燈,道路中間還擺上花盆,一花就一兩個億,這些在鄉村有嗎?”我告訴他農村呢?比較有人情味一點,他并不認可,他覺得城市自由,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沒有太多的人講閑話。農村雖然相互串門,但是家長里短,是是非非也多。他告訴我,他的夢想就是拼命賺錢,在城市擁有自己的家,讓自己的小孩將來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醫療環境。不是他不眷戀農村,他覺得農村只是回來小住即可,當做度假地挺好。今天的他并沒有回農村的打算,以后可能年齡大點他思想有變化也有可能。我問他,你不害怕城市的霧霾嗎?他笑了笑,他覺得以后這個問題終究會得到解決的,今天鄉村的居住環境也不是很好,河水,空氣隨著地方上一些工業的發展,也開始受到一定的污染,只是沒有城市那么嚴重罷了。最后我向他確認了一次,你愿意放棄農村戶口嗎?他說他不會平白無故放棄,但是會努力賺錢,去城市安家。
聽完了水龍伯,大根叔,石軍堂侄他們等一眾的看法后,我也不禁陷入沉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生活,都有自己的夢想,各不相同,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于覺得自己的想法的是對的,看著別人好像在犯傻一樣,雖然今天城市化的進程浪潮不可避免,我還是覺得,農村戶口也好,城市戶口也罷,適合自己就好,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