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快奔三了,你不著急結婚嗎?”我問高中同桌。
“與其花時間和一個人花前月下,那時間夠我掙一筆了。”空窗三年的她說道。
同桌畢業兩年就在老家買下一套房,畢業四年開上寶馬,全是她自己熬了一個個夜,犧牲一個個假期掙來的。
她說,單身時間長了也不是沒想過談戀愛。
當發高燒還自己開車去醫院,第二天在病房醒來忘了自己是怎么掛號看病辦住院的。當看著同齡人曬婚禮曬娃,自己三更半夜回到冷清的家里時,偶爾也渴望一個寬厚的擁抱。可沒有時間啊,得打理公司,得開茶室,要是有一天能睡上十個小時就是幸福。
至于男人,與做自己和實現自己的理想相比,似乎真的不是很重要。
為什么女生要努力掙錢?
女星劉玉玲說,我工作后一直很努力的攢錢,這筆錢叫做“fuck you money”。這樣,當你老板要解雇你,或是讓你去做不愿意的事情時,你就可以很有底氣的甩他一臉“fuck you!”
其實不僅在老板要炒你魷魚的時候,在任何我們因為金錢被迫去做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時,如果你攢夠自己的“fuck you”money,完全可以瀟灑華麗轉身。
而婚姻并不能給你帶來這樣的底氣。有人會說,不是有男人養嗎?
靠什么養?還不是靠錢,那我可以自己掙呀。
02
麗麗曾經相親過一個男的,他很不認同麗麗的消費觀:麗麗一個人租兩千多塊錢的房子,浪費;麗麗每個月買衣服買化妝品,浪費;麗麗每年出國游兩次,浪費。
他說如果麗麗跟他在一起必須學會勤儉節約,是湊合住湊合吃湊合用,把錢省下來攢著。
麗麗只見了一面便將他拉入黑名單。
她說,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質量比她一個人的時候還要低,那干嘛兩個人要結婚呢?
曾經看過一句話,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為什么兩個人在一起后,反而需要壓抑住自己的欲望,克制住自己的花銷,和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享受的消費退避三尺呢?
明明我可以供得起自己,并為之拼命掙錢,憑什么說是浪費呢?
麗麗依舊堅持做自己,與每一位相親對象一開始便說清楚自己的三觀。后來在一次活動里認識現在的先生,婚后的麗麗仍然買買買,出國旅游,不過現在是兩個人一起的。
沒有該結婚的年紀,只有該結婚的愛情。
03
蔡瀾說,這些女人,雖然試婚年齡已經過去,但是她們沒有時間去介意,她們過得快活。
工作能力,她們不遜于任何一個異性,遇到蠢男人,三言兩語,已令他們自慚形愧。父母催促,有人勸喻,她們當作耳邊風,但也唯唯假裝用心聽,對于自己未婚,不想做太多解釋。
結婚的念頭當然有,一閃而過罷了,反正所謂緣分這件事,來就有,不來也不惋惜,早點來更高興,遲的話,六七十也不要緊,只是個伴兒。
愿在三十歲仍保持單身的女生們,努力掙到屬于自己的fuck you money,給自己更好的生活和對抗生活里亂七八槽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