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號里讀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推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她每天堅持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看到這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了,當場笑噴,敢情雞湯再好喝也不能這樣熬呀。正常人最快也要用一周的時間才能閱讀完一本,你這一天一本,有點太可笑了吧...我饑笑了它大半天,還大笑著拿出來跟朋友一起分享這個好玩的錯誤。你看你看,現在這些寫雞湯的大師啊,是真的什么都敢往上寫。兩人一起開心過后我本想在后臺里耍耍小編怎樣才能做到?你來教教我啊,這種人是超人吧,要不就是你吹牛吹破,寫之前忘打草稿了。
剛好相反,我還別不服氣,就有人能做到!就有人比我屌!就能啪啪啪的掌我臉!我繼續往下讀了起來,別人也好奇的問她說:“看一部電影至少一個半小時,而看一本書更遠不止一個半小時,你是怎么做到的啊?”很簡單呀,我在上下班的公交地鐵上看下載好的電影,在三餐與晚睡之前以及上廁所的時候,我都會帶著自己要看的書。任何無用的閑扯和低效率社交聚會我都不參加,別人躺床上刷微博逛朋友圈看的段子我把他換成一本書剛剛好。
呃...她是這樣淡定的詮釋著自己的努力。我們確實辜負了太多可以用來好好給自己充電的時間,反而是用在了跟無聊的事情扯皮,跟自己沒有絲毫關系的八卦,以及各種花式發呆上。仔細算上一算,吃飯每次半小時,一天三次一個半小時,睡覺前一個小時,上廁所半個小時,偷懶賴床打哈欠什么的,一下就擠出了五六個小時可以讓自己看書充電。我大吃一驚,那些躺在犄角旮旯里只是沒有被利用整合起來而浪費掉的時間還真是能夠讓我們看上一本書的,而我偏偏讓他流失掉了。
我身上有個特別大的毛病,只要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就開始飄飄然,鳴鳴得意,忘乎所以,恨不得還想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那些屁大點兒事。讀了一點書,看了一些世界,聽了幾首音樂,就大膽冒充自己是文化人搞文學的,還當面對朋友拍胸脯發誓說看我下半年發書,給你一個簽名版的,美名其曰:“不成功,便殺身出書。”呵呵,我才讀了幾年的書,就給自己扣上了個雞湯大師的帽子,搖身賣起了雞湯來,真是丟人慚愧。
互聯網時代讓我們交流信息更加平等,我親身能感受到的變化是可以看到那些比我努力,比我拼,比我敢闖的人沒事就對我潑一盆冷水。提醒我其實什么都不是,重新讓自己歸零,心態擺正,放下一切榮譽,繼續無壓力的出發。以后我們還有許多路要走,還有那么多失敗要等著我們陪它去玩,這才哪到哪呀。真正牛逼的是那種謙虛,大氣,不買弄,深藏不漏吐出的一句話就能無形中把我的傲慢瞬間擊垮碾壓至粉碎無形。讓我知道我以為的牛逼,只是我以為,長路漫漫,唯盡力自持,方不致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