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年3: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來,出門逛街。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看一看,哈爾濱市的鐵路橋。這座百年老鐵路橋,已經成為一座僅供市民通行和人們瀏覽的地標性建筑。

我為更加詳細地了解這座鐵路橋,我特意上網百度了一下。

哈爾濱松花江鐵路大橋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橋,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座跨江橋梁。1896年,沙俄取得了在我國修筑中東鐵路的權利。于1898年開始測量、設計、修筑松花江鐵路大橋。1900年5月16日正式動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建橋時鋪設的鐵軌是當時世界上最新型的鐵軌,每米32公斤。通車后,橋上軌距隨濱洲鐵路多次發生改動。1935年3月,日偽收買中東鐵路后,于1936年8月1日將寬軌改成準軌。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攻東北,因軍事運輸需要,又將準軌改為寬軌。1946年4月,前蘇聯紅軍撤退回國,東北民主聯軍接管濱洲線,又將寬軌改為準軌。大橋共19孔,寬7.2米,全長1015.15米。橋墩為石膏白灰漿砌石,花崗巖石鑲面。負責大橋施工的是工程師阿列克謝羅夫,并招募來350名專業沉箱工人,從事橋墩基礎沉箱施工。18個橋墩上的橋桁梁是波蘭華沙鐵工廠制造,從俄國敖德薩港運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經烏蘇里鐵路運抵伊曼港,再裝船順烏蘇里江而下,溯黑龍江、松花江運到建橋工地,在現場拼裝架設。新中國成立后的1962年7月,由東北鐵路工程局設計并進行該橋梁的加固工程,全部抽換8孔76.8米鋼桁梁,加設兩側人行道,加固11孔33.5米鋼桁梁,鏟除17號橋墩身,9號橋墩用混凝土加固。這座大橋見證了中東鐵路的通車,見證了哈爾濱的歷史,也見證了哈爾濱由幾個漁夫獵戶居住的村屯迅速發展為遠東文化經濟貿易中心的重要城市的過程,同時也是哈市道里、道外兩區的分界橋。如今這座大橋已經走過了110多個寒暑,已經成為哈爾濱的一個人文旅游觀光點,也成為無數青年男女的愛情圣地,橋上布滿了同心鎖,寫滿了愛的誓言,有人說在長城找不到一塊沒寫過字的磚,同樣,這座橋也幾乎找不到一處沒寫過愛的誓言的鋼梁。大橋旁不遠處是新的濱州鐵路橋工地,預計兩年后建成通車,屆時,這座橋將退役,專門用來作旅游觀光。

上面那段文字,是2013年在一篇微博上發表的。如今,在文章結尾處提到的那座新的濱州鐵路橋已經通車2年。新建“松花江特大橋”從2010年9月正式開始施工,全長3460.58米,2014年12月10日,哈爾濱松花江特大橋普速線正式投用,標志著濱洲線哈爾濱北站至哈爾濱站間恢復通車。


當我們走在臺階上,心中似乎感覺到每一級階梯都有一個故事,都在講述著布耐人尋味的回憶。每一步都變得沉重起來。是啊~1900年,至今已經116年的歷史,它見證了哈爾濱的進步與發展,“百年老橋”又怎是一個稱號而已?


走上橋面,中間的鐵軌被一塊塊厚厚的玻璃磚鋪平,從玻璃上面看向下面的鐵軌,很有味道,也很有藝術氣息。橋上合影留念的人每天都很多,游客們與百年老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將永遠定格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黑龍江之旅(八) 文/張守權 三、哈爾濱之夏 3.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泛舟松花江 告別索菲亞教堂,我們頂...
    張守權閱讀 693評論 4 3
  • 作為錢老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圍城》歷來備受關注,讀者中有人對它大加贊賞,稱其幽默的語言、對生活深刻的觀察實在是出...
    南方的雨中人閱讀 536評論 0 0
  • 文/shell蘇寒 01. “哥,我不快樂...真的,求求你...別離開我,別再丟下我。要不你也帶離開這個冷冰冰的...
    shell蘇寒閱讀 1,697評論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