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28年,馬刺幾乎都能保持接近50勝的賽季戰績表現,但1996-97賽季的馬刺卻僅能打出20勝62負的戰績。當然,這是大衛-羅賓遜因傷缺席比賽最多的賽季,也是那支馬刺唯一能依靠的僅有已經接近退役的“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
當然,隨后的NBA樂透中馬刺也如愿得到狀元簽并最終選到未來20年當家基石鄧肯。
但那個整體狀態和傷病等都是馬刺隊史最為嚴重的存在,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回顧一個那個馬刺隊史表現最差卻也是決定未來的賽季。
海軍上將兩次受傷
這個賽季馬刺僅打出20勝戰績的最大原因就是季前賽大衛-羅賓遜的傷病,而他因傷錯過的18場比賽中,馬刺僅打出3勝15負的戰績。隨著羅賓遜復出,馬刺接下來6場比賽終于能有3勝3負的表現,只要大衛-羅賓遜在場時,馬刺就仍能打出季后賽有力競爭者的實力。
只可惜,復出后第6場比賽因腳傷退場的大衛-羅賓遜徹底錯過接下來所有比賽。
此外,“步槍兵”查克帕賽季報銷,肖恩-埃利奧特和查爾斯-史密斯更是因傷分別缺席43場和65場比賽。
老將“人類電影精華”
對于前一個賽季還在希臘打球的“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重返聯盟并加盟馬刺后這已經是他職業生涯的第16個賽季。而這個賽季,威爾金斯出戰63場比賽并場均能貢獻18.2分的數據。
畢竟威爾金斯已經是老將球員,得分能力早就嚴重下滑,那個賽季他的表現給球迷感覺就是,他的職業生涯即將結束。
為數不多的亮點
雖說不多,但馬刺陣中確實還有不少亮點。首先格雷格-安德森在這個賽季出戰了所有的82場比賽,而肖恩-埃利奧特場均出戰36分鐘。“小將軍”艾弗里-約翰遜在助攻和搶斷,威爾-珀杜場均籃板和封蓋等都是隊內最高的存在。
最后就是弗農-麥克斯維爾,蒙蒂-威廉姆斯和卡爾-埃雷拉等都能有所貢獻。
1996-97賽季馬刺的低迷之所以容易被遺忘,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馬刺在這個賽季后幾乎每年都是擁有總冠軍爭奪實力的球隊。當然,如果沒有這個魚腩賽季,馬刺也不可能得到狀元簽并摘下鄧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