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量變的積累哪有質變的突破

沒有量變的積累,哪有質變的突破。

唯物辯證法的質量互變律告訴我們,量變只有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能發生質的變化。

人的成長也是一樣,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要相信什么速成,不要相信什么訣竅,成長只能靠腳踏實地和一點一滴的累積。當你的努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能體驗到質變的喜悅。

所謂的成長,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而已,每周進步一點點也比沒進步強出1萬倍——因為后面還有復利效應,這也是世人皆知的秘密,可也偏偏是絕大多數人就是死活做不到的秘密。

關于進步,不要期待“即時反饋”。有可能你今天付出了一分努力,到下個月或者下一年才能獲得回報,用耐心持續不斷去等到那個必然到來的結果,對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也要有足夠的信心。

世界上只有一種投資是穩賺不賠的,那就是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踩各種各樣的坑,前期可能就是屬于低品質的勤奮者。每一個追逐夢想不斷前進的人都值得尊重。

如果我們不經歷低品質勤奮的階段,我們可能也無法體驗踏上康莊大道的高效。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才這樣或那樣的坑都是正常的。愛迪生說,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持續精進,不斷努力,我們一定會離夢想越來越近。不要中途下車,登上山頂才能一覽眾山小,無限風光在險峰。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晚打卡記錄發出去以后,漫友曉菲給我留言,發來了竹子的故事鏈接,竹子的故事和質量互變的規律有異曲同工之妙。附在后面分享給大家。

竹子成長過程的勵志啟示

刷微博時,偶然看到這樣一段話,覺得很有感觸。那段話講的是: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但從第五年開始卻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的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因為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已經將根莖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竹子的生長過程其實和人、企業追求成功果實的路途是一樣的道理,但現實中能熬過那三厘米煎熬的卻寥寥無幾,所以人們常說成功的路上其實并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并不多。

竹子之所以到最后能夠快速增長是源于其最初四年扎根土壤的耐力與努力,當根莖延伸的足夠寬闊時,吸收的養分也就足夠豐富,自然就會為后續的高速奠定厚實的基礎,所以不懼今后風雨的襲擊,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而企業及人的成功之路與竹子的生長哲學又何嘗不是一致的呢。

馬云曾說過: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沒有吃苦的準備肯定是堅持不下去的。在馬云看來,創業就是與困難、失敗為伍,在無數次的困難與失敗面前很多畏懼者都低下了自己的頭顱,只有少數不甘心失敗者,才能甘愿忍受常人不能忍的挫折,奮力拼搏,創造輝煌。

有一天一個智者又邀請一個男人去外面散散步。經過一片竹林時,智者對男人說:“你看這參天的竹子,你是否也想著有一天能如此?”“當然了。”“可是你知道嗎?竹子在長出地面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筍。生長筍子的竹根,在地下會鋪開很遠很遠,以讓竹筍獲取更多的營養,為后來的發力打下基礎。竹筍出土的季節,如果夜深人靜的時候來到竹林,你會聽到竹子在拔節成長的聲音。只需要短短幾個月之后,它就長到十幾米高了。”

智者說:“我們看到別人似乎輕輕松松就成功了,卻沒有看到他默默長根的時候。如果你的耐心還不如一棵竹子,怎么能聽到財富的聲音?”

竹子成長勵志故事,送給所有正在努力創業的人們!加油!

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來說,自2014年11月份,我跟隨國學平臺開始堅持早起學習,一直持續到現在。接觸漫步人生之前,在國學平臺學習一直都是5:30之前起床聽易經早課,從接觸漫步人生以來,因這神奇的多米諾起床儀式,我現在每天4:30之前就起床了,而且一天精力都非常的充沛,晨間不但保證了學習時光,而且堅持鍛煉身體,給身體補足一天的能量,還為家人準備好的早餐一大早就做完了學習、跑步、家務等事情,好像比別人多活了半天。

將近三年的累積,讓我對之前老師所講的置心一處,專心學習,累積的力量,大明終始等大道至簡的道理越來越深有體會,5月份以來,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最近一段自己飛躍性的成長,各種知識的融會貫通在我這里變得越來越容易,人變得越來越自信,處理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角度越來越開放,寫作水平呈現質的飛躍。

我想,如果沒有連續接近三年的累積,肯定就沒有我今天的飛躍成長。

當然,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遭遇過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我沒有放棄,如果說,以前靠的是意志力的堅持,因為之前一直靠這句話來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斷斷續續的努力等于白努力,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現在已經達到了愛非堅持的境界,越來越喜歡自己整個人的狀態。

越努力越幸運,越自律越自由。

致奮斗中的自己,與大家共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