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醫者不自治,為了獲取幸福自在的人生,內向高敏的我們要自己“對癥下藥”

你是否也有過因為在工作中和上級或者同事產生沖突時矛盾又緊張,無法處理這樣的情況而選擇逃避或沉默忍受的時刻?你是否也熱愛各種嘗試和體驗但卻不知道如何把這些喜好發展成一份事業,為自己的個人發展焦慮疑惑而又想要有所突破?你是否經常在生活中過于注重細節導致行為偏離目標軌道,浪費了許多時間而受挫受阻、懊惱不已?你是否清楚自己目前所處的境地、一直想要改變卻又不愿隨眾失去自我......恭喜你,你可能屬于內向型高敏感人群。內向、敏感的你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幸福的生活?我想這是大多數內向高敏者追求的人生目標和意義。德國著名性格咨詢專家、語言學家和權威訓練師西爾維婭·洛肯,本人也是一位內向高敏者,她在緊張的日程計劃中忙于研究內向高敏者的優勢,通過耐心讀寫、查資料,整理與采訪對象的交流記錄形成指導性的建議和清單,為我們匯集成一份幸福生活的指南,這是專屬于我們的幸福生活秘密武器:《內向高敏者》(北京日報出版社,2020年1月第2次印刷)。

《內向高敏者》西爾維婭 · 洛肯

在只有一次的神奇人生中,獨一無二的你要讓自己的特質閃閃發光,做出改變,走向喜愛的目的地。

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女性企業家、作家、女性成長引領者,王瀟女士在她的作品《時間看得見》里面,系統地介紹、拆解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要到哪里去?”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解答問題的建議和指導性方法。我為什么要在這里提到這個著名的哲學三問,因為我自己本人也是一位內向高敏者,開篇提出的問題都是我自己親身遇到過的,有些甚至是目前仍未突破和解決的,但幾乎包括外向活躍者在內的所有真正關心自己的人都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幸福生活的方法,因為要面對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會追本溯源思考自己來自于怎么樣的原生家庭,是什么塑造了如今的我,我的個性和特質是怎樣的,之前的我都是如何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如果人生是一部公路電影的話,你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未來的人生如何規劃,是否有其他的選擇和可能,是否有更多的機會,讓自己成長發展......我想你一定也和我一樣,思考過這些看似很深奧但其實很實際的問題,我甚至有段時間沉迷于“研究”自己的原生家庭、梳理過童年缺口,以家庭源頭影響下產生的我的性格特質為切入點來試圖找到自己為什么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以及面對問題時我為何會這樣或者那樣做。

你什么時候會感到幸福?什么是美好的人身?怎么樣才能過得幸福?如何度過我們的一生,有多種多樣的方案,受特定的世界觀和具體情況影響極大,幸福哲學的始祖亞里士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開始了研究,并且告訴我們合適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行為能讓我們幸福。

去年秋天,窩在被窩里看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凪的新生活》),女主大島凪是一個典型的內向高敏者,在公司里為了融入小集體,即使大家都對她不感興趣、每次聚會都尷尬的被當人肉背景,因為不想被當作異類也要假裝配合,努力迎合;

《風平浪靜的閑暇》察言觀色的小凪

因為男朋友一句“我最喜歡凪的頭發了”,明明是天生自來卷的她每天要偷偷早起把頭發拉直;甚至在工作中還被拿來當社畜,在地察言觀色和忍氣吞聲中失去自我......


因為男友的喜好背叛自我

伊麗莎白·馬爾多夫博士說“發展意味著運動,運動包含著變化,要想始終忠于自己,常常需要進行改變......”

要想過的更好,應該呆在原地不動嗎?不,對生活有所期待,希望追求自在幸福人生的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起來,改變現狀,用正確的行為找到合適的生活方式。大島凪辭了職,賣掉了公寓的所有家具,背著鋪蓋,頂著自來卷爆炸頭,斬斷和之前的一切聯系,去了鄉下,給自己一段安靜閑暇、不被打擾的放松時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拾起了自尊心,想和誰相處、以什么方式相處都跟隨自己的內心,只做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情,充滿魅力,如獲新生。


關注自我時感覺空氣都變好了

洛肯博士建議內向高敏的我們發揮自己內在安靜、獨立的優勢,獲得休整和進行改變。喜歡安靜散步的貝多芬在大自然中獲得寧靜,把在田園中飄進腦海的靈感匯聚成《第六交響曲》;眾所周知的閑散之士愛因斯坦鐘愛沉湎于自己的白日夢想和悠閑時光中,靈感在他散步、駕駛帆船和玩游戲中枝繁葉茂,誕生出令人驚嘆的成就;舞臺上高度活躍的約翰·列儂私下里非常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呆著,悠閑是培養創造力的樂土,創意十足的他成為永恒經典。


內向的愛因斯坦也有頑皮的一面 這張吐舌頭照片也成為經典

滿滿的幸福感有兩種形式和理解方式:因內心的喜悅產生的幸福和由合適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幸福。

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做事時要將自己的天賦和長處利用起來,在《內向高敏者》這本書里,洛肯博士就是要我們利用自己的性格特質,我們內向高敏者謹慎、安靜、獨立、善于分析、堅韌不拔等的優勢,讓自己成長、發展,鍛煉、培養用正確的行為進行自我改變,讓自己“成熟”(主要指的是心智成熟)起來,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實現獲得幸福人生的目的。

要是有一個指向美好生活的指南針就好了?給你開具一張幸福人生的配方吧!

好在之后有一些科學家敢于尋找成功生活的真諦,造福了后世的我們。本書用兩項著名的心理學界研究:特爾曼研究和格蘭特研究為開篇,為我們介紹了幸福生活的秘方,在這承載了科學家多年辛勤研究的指南中,恰恰就有些需要的正是我們內向高敏者已經具備的個性和性格特質,就像洛肯博士說的那樣:內向高敏的我們,簡直擁有了獲得幸福生活的天時地利人和!

但是等等,既然內向高敏者有這么多優勢,為什么還會遇到那么多糟心的情況,感覺到不是那么幸福呢?

?因為事實上,“內向高敏者你和往往對自己的優勢估計不足,卻又如此善于發現自己的缺點”。

?這本書會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告訴我們如何攻克那些讓我們筋疲力盡的難關,如何在保持自我和適度改變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

在第二大章節里,洛肯博士分小節具體一一闡述了內向高敏者具備的各種優勢(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于傾聽、安靜、獨立......),同時也著重分析了每種優勢的陰暗面(恐懼、過于注重細節、易受刺激、被動、逃避......),提出了詳細的建議和規避方法,這是本書的亮點。通過對每種優勢的相關研究、論述,加上真實生動的案例(那些和名人或者不是太有名氣的、有些甚至是普通人的采訪交流記錄)來幫助理解,引起讀者、尤其是同樣內向高敏人群的共鳴,對我們是需要保持原樣還是做出改變給出建議:以清單指南的形式展現出來,這種邏輯清晰又親切易懂的寫作風格,讓人覺得一點也不像在讀其他心理學相關著作一樣茫然和枯燥,反而金句爆棚,腦中跟著屢屢出現calling,在心里直呼:“太準了吧!這簡直是我本人啊!”,“對,這么做就是了!”,獲得了許多力量和信心。

這些行動清單、人生指南、小秘方,很容易讓我聯系起線上線下的熱門詞匯:定目標、做計劃、列清單、復盤知識、時間和精力管理、構建知識網絡、知行合一、心流、冥想、正念訓練、尋找榜樣、收集活法等等,熱衷于學習和自我探索的你一定也不會陌生,這讓這本書看起來很應景也很“時髦”,這里我簡單列舉書中的一項優勢來做以簡單介紹。

許多內向高敏這都熱愛寫作,因為我們喜歡“先想,再說”,外向活躍者更喜歡先侃侃而談,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見解。洛肯博士說正是因為寫作的時候我們是向內的,從容不迫,放下手中的雜事,才促成了這本“內向高敏這如何自在生活”的書的誕生。

在介紹“擅長寫作”這項優勢的時候,洛肯博士說,寫作讓不擅長交際和溝通的內向高敏人群無須像打電話一樣立刻針對對方做出反應,而是可以慢慢地、安靜地仔細斟酌每一個詞。寫作給與我們力量,幫助我們整理思緒,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對自己來說有意義、有價值地東西,讓思想和情感變得觸手可及、偶爾也能幫助我們領會那些模糊不清、無法說出地東西。

筆記是形式最小的寫作:零散、臨時、隨時記錄,這樣的本子是一座思想的寶庫。這和目前很熱門的手帳異曲同工。書中介紹了漢斯—約瑟夫·歐泰爾在《生命中的寫作》中推薦的“三種筆記”,讓我想到了熊谷正壽先生風靡手帳界的《記事本圓夢計劃》,這本我的手帳啟蒙書中也介紹了多個不同功能的筆記:夢想記事本、行動記事本、思考記事本,用來輔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

1.重要信息筆記,用來記錄和收集重要的信息,比如在雜志上讀到的市內公交通信息、尋找驢友的公告、減脂餐搭配等等,這類筆記也是寫日記的基礎,白天記錄,晚上反思。這類似于熊谷正壽在書中介紹的方法,可以把報紙、雜志上發現的信息直接減下來貼在手帳中,形成自己的資料庫。

?2.提醒筆記,按照事件主題進行分類,類似于滴答清單APP中不同事件類別的提醒清單,也類似于手賬中的拆分計劃、每日待辦。

?3.創造筆記,用第三人稱記錄自己的感情和內心世界,這也是一種入門級的文學寫作練習。我覺得這一點很妙,當時就做了批注,寫在了手帳的下一步行動計劃中。這一點也類似于手帳中的靈感筆記、思考記事本。


《記事本圓夢計劃》

和記筆記一樣,日記也可以成為內向高敏者的朋友,在事情不順利,你不信任他人,又無法和信任的人說話時,就可以通過寫日記整理事件和思緒,這里洛肯博士給出了寫日記的四條建議,類似于育兒、旅行、孕期手帳等不同主題的手帳、感恩日記、小確幸等。

?“人如果只靠自己的話,走不了太遠”。盡管內向高敏者對“要想成功就要接近其他人”這樣的人際關系經營方法嗤之以鼻,但這也是非常重要、不可回避的話題。寫作可以讓內向高敏者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建立與他人的聯系,畢竟希望受人喜愛乃是人之常情。


逃避有用但是可恥


我們生活在關系網中

除了關注和利用自己的優勢,也要注意對應的陰暗面:孤僻,長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非常不健康的,其他人包括老板、同事、朋友,如果長期感覺不到我們的存在,也會遠離我們。要走出蝸牛殼,去尋找自己的同類。

此外還介紹了包括擅長寫作在內的一共十種優勢和對應的陰暗面,可以看出洛肯博士確實做了大量詳細的咨詢、采訪和分析研究,她的性格研究可謂是相當“趕潮流”了,這需要你自己去讀一讀,無論如何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內向、高敏的我們,請自在地生活在外向的世界中吧!

雖說這是一本性格心理學著作,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當作一本工具書來看,你可以根據書中的“配方”自己“對癥下藥”、按圖索驥,就像洛肯博士說的,把這本書當作是一個自助餐臺,按需拿取食用,所謂的美好生活哪有什么指引直達目的地的指南針,幸福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創造啊,內向高敏的我們要利用好自己獨特的性格特質,保持一顆勇敢堅定的心,充滿求知欲和探索感,發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擅長且熱愛的事,每天都心懷期待,安靜地走好自己的路,走向快樂、自在、幸福的人生目的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