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至今都不愿活成爸爸媽媽期盼的模樣。
叛逆,它像一條隱形的主線曾貫穿了我23年的人生。
如大家所知的那樣,我不顧一切地堅持的個性和思想其實并沒有什么卵用。
我依舊在游戲和工作中度過每一天,可我確實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
我還有句名言來著啊。生命在于靜止。
我喜歡靜靜地呆著,望穿秋水,也穿過喧囂的人海。
看著人心的愛恨離合,虛假與真實。
越是喧鬧的城,越是盛產寂寞的靈魂。
而我在這座連呼吸都慢了節奏的小城里,像自帶引力似的吸收了所有的寂寞。
是寂寞么。不是寂寞。
我并不寂寞。
我也在歡樂的氛圍里和大家一起嬉鬧著,只是而后卻不受控制地迅速冰冷了。
我曾抱怨父母當年把我送離這座小城,又在我已經習慣了北京的節奏之后,強硬地把我拽回來。
我回來了。兩年后的如今,我的心也不再掙扎著飛往外面的世界。
可是我不愿像大多數的人那樣守著一個穩定的工作度過余生。
我總覺得我的人生不該如此啊。
很可怕,不是么。如果你在23歲的時候,就已經預見了余生。
我心里的那個不安分的影子,叫做三毛。叫做陳平。
那個我從初中時就迷戀著她傳奇一般的人生的與世俗背道而馳的女人。
我當然羨慕她。羨慕她的自由,她的敢愛敢恨,她的奮不顧身。
可是我深知自己的渺小。
初中時要求寫理想,我在紙條上認真卻潦草地寫下,“做一個女俠,做一個好人。”
所有紙條被貼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我就這么自信而驕傲地接受來自同學異樣的目光。
那時的我無畏無懼。甚至心懷夢想。
為什么是甚至,難道人不該有夢想么。
可是我如今卻依靠著四個字做著所有不想做的事情。
那四個字叫做,“賺錢養夢”。
我想起三年前坐在北京的星巴克里,透過玻璃看著行色匆匆的人來來往往。
直到隔壁肯德基門口吵架的情侶和好,女孩抹了抹眼淚,男孩盡顯疼愛的擁抱。
我低下頭,拆了一包糖倒進杯子里,攪啊攪。
好像那個咖色漩渦的盡頭,屬于另一個世界。
那個世界里的人,走著走著,笑著笑著,愛著愛著就忘記了時間。
像我這樣想著想著,回過神來,恍若隔世。
那句最近很流行的心愿代言怎么說的來著。
啊。
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我有么。
我也不知道。
我也可以變得很乖。
只要這個世界上,天生就有這么一個人,
懂我的好,懂我的不好。
懂我的敏感又大條,懂我的矯情與神經質。
懂我眼神里的一萬個省略號。
懂我在喧鬧里安靜,在安靜里喧鬧。
懂我的所有所有。卻心照不宣。
向我伸出了手,對我溫柔地笑。
看著我,像看著一只胡言亂語的貓。
哈哈。我覺得我好像在胡鬧。
親筆。
2016.02.14.00:07。情人節的第七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