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成熟,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余秋雨的那段話: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圓卻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高中時寫作文很喜歡引經據典,很多話其實當時并不理解,當然也不具備理解的能力,過了很多年之后,才慢慢稍微參透一些奧義。
網上搜成熟,有很多關于成熟的很全面的回答。
記得我之前反感大眾都追求“成熟”,不知道是我叛逆的性格,不想成為和別人一樣,還是我本身就真的不熱衷于“成熟”。事情往往這樣,有時候為了反對而反對,卻并沒有認真思考過。
????說你又想自己做主,又想我成熟,你想要成熟的就不該找比你小的。我好像有很多話可以反駁他,但又沉默對抗了。這根本就是兩碼事,喜歡自己做主,不代表我不愿意商量以及妥協,想你成熟也不是代表事事都要你拿主意,也不是怪你沒有自己的主見,又同時,成熟和年齡沒有絕對的關系。
許久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如果男人不成熟,那么妻子就會很受累,嫁人不要只看他對你好,還要看他是不是獨立了,成熟很重要的一點是獨立,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經濟上。
人有趨利避害的傾向,所以以怎樣的模式對待你,是在權衡利弊之后的選擇。想起一檔節目里,男友嫌女友總是裝小女孩,著裝也是,說話的方式也是,有次為了和男友賭氣,女友撒嬌求一個大叔給自己買了冰淇淋,振振有詞我沒花錢就得到了冰淇淋不是很好嗎。這樣“不想長大”心理,不是道理可以講得通的,就好像還是小時候,媽媽是我的,世界是我的,每個人都該愛我對我好,所以我不用長大,我什么樣你都該喜歡,如果你不喜歡那就是你壞。
冷靜下來,我已經是30歲的女人了。不知道是我一直忽略了年齡還是假裝對年齡不在意,心里從來沒有確切的概念,而有概念又能怎樣呢?急也不是,不急想要做的還是要做。30歲的女人該取得怎樣的成就,該怎樣去生活呢?
SX前幾天剛領了結婚證,喜笑顏開,她老公還是我老家的人。想起前幾年的時候,我們一起夜里看泰劇,想起她說那些大話,或者有時候的哭泣。
DS前幾天打電話,說她又買了個小戶型的房子。我問她錢怎么來,她東說一句西說一句,反正最后湊了四五十萬,哈,真難以想象,結婚后一下子變成了“有錢人”,在Z現在有三處可以住的地方了。我卻想起許多年前在深圳,我在她旁邊,看著她哭著和媽媽打電話。
我是一個多么不地道的朋友,在朋友的生活都步入正軌,都走上開滿鮮花的康莊大道,我卻總會想起她們落魄的時光,迷茫地不知所蹤。
還有最近TG熱衷于在朋友圈秀恩愛,我想這次他終于是功德圓滿了吧。
越來越多的事實讓我們看到,只要相信只要等待只要努力,會幸福的。
然而,成熟是什么呢?
我爸媽有時候的行為都很幼稚,兩個人賭氣……然而爸爸辛苦養家,贍養奶奶,任勞任怨,是很有責任心的男人,獨獨是一個不太會“講軟話”的人,不會“認錯”的人。而媽媽,更是年紀越大越任性,甚至于“仗著自己生病”肆意妄為,不聽醫生的話,還經常“欺負”爸爸……可是媽媽年輕時是勞動最多的那個,也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也會好好地跟孩子溝通。
成熟真的存在嗎?
我不相信一個人可以永遠成熟可以一直成熟可以全方位成熟。
朋友圈寫一些深刻的文字,那又怎樣,你人生圓滿,你追求夢想,你朋友多,你人脈廣,可是連跟爸媽打個電話回去看他們的時間都沒有。
成熟不代表一個人不會有幼稚的行為,但成熟絕對是愛別人的,愛家人、朋友、地球。
成熟絕對是愿意并且能夠承擔責任的,是會想去理解并支持別人的。
成熟不是不會開玩笑,老氣橫秋,深于城府,成熟也不是曲意逢迎,也不是會說好聽但不中肯的話,成熟是真實地做自己,對自己。不刻意去傷害別人,去麻煩別人。
成熟是分得清什么是自己的原因什么是外在的原因,什么是自己可以改變的,什么是要接受的。
成熟是不拒絕長大,而是勇于面對,是不拒絕改變,因為改變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有句話這么說,你可以不成熟,但是你必須成長。
成熟既沒有界限也沒有規則,沒有可以效仿的,或許在一些人是一種看破,或許在一些人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或許在一些人就是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我想成熟無法定義,表現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我們才得以衡量它。
每個人也許都有成熟的一天,也許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
根本上,成熟與年齡無關,甚至于與閱歷也無關,也可能閱歷越豐富反而越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很多時候,人們說想和成熟的人在一起只是為了少一些辛苦,而成長是一個人的課程,都要去讀的,要想著怎么讓自己負起責任,而不是別人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