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前面5米地上有10塊錢,小Y也不愿意停下刷微博的手去起身去撿錢。
現代人沒點癖好好像是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什么社交恐懼癥,選擇障礙,強迫癥,而小Y則是一個拖延癥患者。
小Y說自己得的是拖延癌晚期,已經無可救藥。
凌亂的桌面,混亂的衣柜還有亂七八糟的文檔,小Y選擇每次都用“明天一定收拾”來面對今天的混亂。領導布置的任務,當然是拖到無法再拖的時候,潦草而快速的完成。連想著該給許久沒聯系的朋友打個電話都被拖延了。
別人升職加薪走向人生的巔峰,拖延癥讓小Y成了得過且過的“撞鐘和尚”。
想過改變么?肯定呀?結果呢?當然是拖延了呀!
關于拖延癥的書買了一堆,拖延癥互幫小組加了幾個,提高效率的公眾賬號關注了無數,然而依然沒什么用,小Y心里想的還是“明天一定開始戰勝拖延癥”,結果有無數個“明天”在等待,也就有無數個今天可以拖延。
小Y為什么要拖延?不想干活不想動,只想打開電腦刷刷微博,這是懶么?好像真正的懶,是連微博都不想刷?是工作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么?仔細想想好像小Y對什么都沒有好大的興趣。
拖延癥好像讓小Y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失去了上進的決心,也讓小Y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對小Y來說越來越困難。拖延癥就像黑洞一樣吞噬著小Y,讓他逐漸失去行動力,思維乃至感知。該怎么辦?小Y無數次的問自己,也無數次到拖延明天了。
本文系半撇私塾新媒體創意寫作項目里程碑作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