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感覺到了透心涼的恐懼。每天晚上七點都會在小區后面的公路上跑步。昨晚依舊,只是大概20多分鐘后,我發現一輛車沖我開啟旁側方向燈,刺的我眼睛睜不開,我視若無睹。平時很少注意周圍,因為全是陌生人。看手表快將近八點了,我正想準備回去,看到那輛車半開著一扇車門,在我要經過的路口停著,我當時有點害怕,確實覺得恐懼。于是,我本能的折回,從另一條沒有路燈的公路上快步走回去了。回來,很后怕,晚上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竟然沒有睡著。異常的清醒但又難受,我摸了一本書,看了好久,直到哈欠連天,睡了。
我一直本能的將周圍看的很好,但最起碼覺得社會上的種種應該沒有周圍人烘托出來的那么不堪。也沒有覺得作為一個女生應該要額外的多注意什么,除了不讓自己疲于奔命。
但是現在,我越來越發現:這個社會渲染的一種“黑夜作案恐懼”已經剝奪了很多單身和獨居女性欣賞靜謐夜景的權利。黑夜一方面讓人脫下了偽裝的面具獲得了短暫的本真,但另一方面卻掩蓋了部分人白天不敢示人的不良居心,他們躲在暗角,窺視著獵物。小心翼翼又興致勃勃,因為被金錢以及其他欲望驅使著。黑的夜,應該說是灰暗的夜是他們的保護色。所以那么多的犯罪事件大多發生在暗夜。
但愿昨天的事情只是我的猜想,但是我知道這個猜想是對的,因為自己在這里經歷的多次陌生人的搭訕和尾隨足以說明現在的有些人是多么的無聊,但是險惡,只因為我是自己一人在暗夜獨行。這里的工作快要結束了。我不求怎么樣滿載收獲而歸,只求安全的保重好自我,依舊帶著對于人性美好的希望和夙愿回去。這是我重新開始新工作新生活的奠基。
以前看到書上說社會上對于女性在職業上如何的提高條件,隱形歧視……現在明白了,男女事實上差不多是平等的。但是之所以出現這么大的差距,我想是因為小眾群體無法撼動的社會發展趨勢,特別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偏見。但這并不就是說作為女性就自甘墮落,自暴自棄了。我是這樣想的,且不去想社會如何去看,自己中意何種行業,去踐行,如果遭遇發展瓶頸或者“天花板效應”,自己會在理智與情感中做出恰當的選擇。社會已經給予了女性足夠的權利,抓不抓得住,不在社會,在女性。所以,抱怨依舊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的反應。因為太多太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如何生活,更何況自我選擇,正是這群無核的人,將社會攪得烏煙瘴氣。雖然我覺得自己也沒有什么大的目標,但是我時常保持沉默,很少幾乎不不散播負能量,這也算是對社會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