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書的時候,讀到這樣的一則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有一個業主家里的水管壞了,他打算自己動手修理,在修理的不過程中,不僅磨破了手指,而且修理了將近兩個小時都沒有修好,搞得自己的心情也不好。最終他決定打電話叫水電工人來修理。
十幾分鐘以后,水電工人到達以后,先檢查了水龍頭,然后到地下室看了一下水管。他花了幾分鐘的時間檢查水管厚,打開水龍頭,從工具里取出一把橡膠錘子,對著水管輕輕一敲,啪的一聲,水就流出來了。
走的時候,他像業主要了50元錢。業主非常的生氣,說到:“你這是搶劫!你只不過是拿著錘子就這么隨便敲了一下,然后就要收50元錢。”
水電工人非常淡然的說到:“是的,你也會做,但是你確沒有這樣做。而且,如果你這樣做了,很可能會把水管敲壞。”
業主要求水電工寫一張清單,說明一下具體的明細,是怎么收費的。于是水電工人開了如下清單:
維修交通費10元,選擇工具敲打水管2元,知道敲哪里以及如何敲打37元,敲打水管1元,合計50元。
看完這澤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感覺這澤故事的精髓在什么地方?每一個人都會敲擊水管,但是為什么只有這個專業的水電工人能敲對地方,而且一下就能修理好呢?
這就是在我們管理工作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也可以說是把員工放在適合他的工作崗位。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實操起來確很難。因為你不知道到底員工適合什么樣的崗位,什么樣的工作適合他。
這個時候,就是你發揮真實水平的時候了,需要你平時多觀察員工,多與員工進行溝通,多去引導他們做一些對他們未來有好處,但是當下不愿意做的事情等等。
有很多的道理,其實我們都懂,但是真要把你明白的東西,應用到你的工作當中時,這才是難點。也許當你真正的做到時,你也一定是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