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到朋友圈的這個時,忍不住笑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就如同教師節時,看到這張配圖時。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看到朋友們發的這個,也讓我頓覺醒目。
是自己趣味堪憂了吧,我不禁調侃了一下。細想來,我的品味一直也沒高過。
細細審視朋友圈,倒是覺得朋友們發了太多曬好的東西,或許僅僅出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快樂與幸福。但看多了,總有種比拼誰更幸福的感覺。
猛然看到這幾個,與眾不同的帶著搞笑、調侃和解嘲的朋友圈,自然覺得新鮮。大概就是我們說的視覺疲勞吧,也或者是物以稀為貴,不甚恰當,意思總是表達了。
就好像前段時間第一次在微信上看到“我是誰”那組圖,覺得朋友好有才。緊接著幾個都發這組圖,也就不以為意了。
我們的生活過于美好了,雞湯營養過剩。來些非主流的,也能給生活調色。
從現在開始,不再因循;從現在開始,真實面對自己。
說到這里,想起了《我的前半生》里賀涵、陳俊生和白光的對話。是啊,生活久了,人容易裝,架著。就像我們的朋友圈,我知道的一些朋友并不快樂,可發的圈確是快樂之極。
很多時候,是我們偽裝,甚至偽裝到自己都不知道是在偽裝,自然也不知道真的快樂了。
我們不假托誰,只是想笑而已。被兒子嘲笑“這都能笑出聲”,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