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七點到八點,寒冷的周末讓大多數人沉浸于香甜的美夢中,卻有一群少年掙脫了溫暖的的被窩,在晨光的照耀下,占領了北京地鐵13號線從西直門站到霍營站的某節車廂。在占領車廂后,他們并沒有做什么驚人的舉動,而是各自拿出一本書,靜靜的讀了半個小時。這在過度依賴手機的今天來說,這場占領活動,十分“驚人”。
這場閱讀快閃活動是一群熱愛閱讀原文的。少年在網絡上發起的,他們占領活動迅速引來了關注,當天晚上,同樣的車次,他們再一次發起了閱讀快閃活動,這一次,人群中多了幾個外國朋友的身影。
其實不用舉那些精準復雜的數據,我們每個人稍微想一下,就能感覺到時候自己已經越來越習慣于閱讀電子書了。無論是坐公交還是坐地鐵,放眼望去,每個人都將目光緊鎖于手中那小小的屏幕。就如那個腦筋急轉彎說的,判斷一個人在哪兒下車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他在什么時候收起手機,當我們越來越習慣用電子產品閱讀時,你是否已經忘記了翻動紙質書時紙張溫柔的感覺和油墨的淡淡味道?
每年,我都會買上幾本紙質書,雖然手機閱讀輕便快捷,但總是讓人覺得不安,只有手指摩挲到紙張時,整個人才能真正平靜下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沏上一壺茶,翻動著紙質書,指尖傳來摩挲紙張的快感,鼻子穿來油墨非常輕微的香氣,整個人一下子就沉進了那輕柔的紙中,感受著書中人的喜怒哀樂,不知不覺,夕陽西下,合上書滿心的歡喜。這一切的感受都是電子書所帶來不了的,它雖然能讓你看個爽,卻在看完之后只能感受到眼睛的不適和手指的勞累。而且,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上不斷出現的熱點,讓人們也越來越沒有耐心去讀那些長長的佳作,人們在對手機的過度依賴中越來越適應碎片化閱讀和熱點關注,很少有人愿意去讀稍微長一點的東西,或是愿意用心去體會諸如“春風沉醉的晚上”這些美文的詩意。
對于昨天的這場“占領地鐵”行動,也有很多人表達了負面看法,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對閱讀的熱愛和期盼,他們占領的并不是什么別的,而是自己的內心。空閑的時候,盡量放下已經長在眼睛上的手機,多看看一些優秀的紙質書,感受每一頁紙所蘊含的文化的厚重,如果大家都能這么做的話,那么我想,下次再有這樣的活動,那些噴斗士也會口吐蓮花,而不是骯臟和不堪了罷。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本次活動攝影師和小欣的授權,對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