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導孩子“對與錯”

當孩子對正確的事情視而不見,或為了討好故意為非作歹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該如何有效去導正孩子對于錯呢?

其實只要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有所提醒與教育,孩子幾乎都能夠區分對的事和錯的事。除了少部分非常年幼的孩子以外,一般孩子都了解類似于“不能說謊”,“說話要算數”,“要有禮貌”等基本原則。但也正是因為孩子還小,自制力不夠,盡管知道什么是錯的,有時也會控制不住,或在不愿意的情況下明知故犯。

在大部分情況下,大人和小孩一樣,明明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卻仍然為自己不當或者錯誤的行為進行辯解,其實這就是人性脆弱本質的真實寫照。回過頭想想,我們會發現,其實問題常常出在當時的心態。人一旦知道自己犯了錯,就算在別人面前自己的臉上是掛著笑容,但是內心一定隱隱感到愧疚或者心虛。而這種充滿自我厭惡的情緒,就不可能讓一個人真正的開朗起來。

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當下卻選擇了說謊或不守信用,事后內心一定覺得懊悔、心虛、還會感到不安,這樣的孩子當然也無法開朗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家長應該怎么辦呢?接下來就給大家提供六個不錯的方法,對孩子能夠引導發現更好的態度與自我,務必請爸爸媽媽善加運用,是正向的溝通,更是陽光的教育。

一、教會孩子懂得多用心觀察體會,不要別人說什么就跟著做什么。

請教導孩子不要輕易受別人的影響,不因周遭氣氛而迷失自我。這點尤為重要,畢竟孩子以后的過程中會交很多的朋友,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明辨是非,聽到不合理的事情或者話語時,首先要去求證,不能用回避或者消極的態度,然后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多問孩子如果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怎么想?

引導孩子思考,如果遭遇到同樣的事情,你自己會覺得舒服嗎?“如果今天被嘲笑的是你,被排擠的是你,被傷害的是你,你會作何感想?”只要孩子能試著靜下心來想想看,能夠將心比心的把對方當做自己來設想,孩子就會減少對旁人負面的言語和行為。

三、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只要一開始能夠先想清楚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然后還能尊重別人有與自己不同想法的需求與權利。這樣的心態,才能成為聆聽別人想法的人。遇到孩子與其他人的沖突時,就告訴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讓孩子逐步學習更多的包容與接納,孩子會更受歡迎哦!

四、記得告訴孩子如果是規定,就應該好好遵守!

我們會經常聽到孩子這么說:“誰誰誰都這樣啊,又不是只有我”并且心理經常會有“偶爾一次沒關系啦”這樣的想法。有些父母也和孩子一樣的想法,這是小事就算了吧,一次次的原諒,后來家規和其他的規則就變得不重要了。所以請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規則的重要性。

五、告訴孩子不可以嘲笑他人的長相及缺陷,也不可以嘲笑別人的失敗。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傷害別人的心都是該被絕對禁止的事情。由于大部分孩子,都不真正具備自信心。若遭到別人惡意的批評或者嘲諷,孩子內心受到的傷害和打擊,可能遠遠超過大人所能想象的程度。

六、教育孩子做錯事就應該馬上道歉。

任何人都會犯錯,大人們也是一樣。讓孩子清楚知道,當自己做錯事情時,只要立刻承認錯誤并且道歉,心情反而輕松很多那種擔心害怕的情緒才會得到釋放。當孩子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就有了是非觀念,這是教導孩子做正確的事很重要的部分。

看完以上的內容,爸爸媽媽先檢視自己有沒有做到以上六條方法,再思考與借助這六大方法來引導孩子做出更正確的事情,然后以身作則的和孩子一同進步與成長。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感恩父母親帶我來到這個世界,感恩他們的教誨和不求回報的付出。 2. 感恩格西老師將最經典的智慧傳授于人。感恩...
    九分鐘陳閱讀 100評論 0 0
  • 最近真的有點忙,沒有時間畫畫。 今天大概有兩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一件是:“寮長你終于回來了,好久沒見你上線了。”...
    NLF_62閱讀 272評論 1 1
  • 青春 不一樣的夢想 不一樣的道路 誰能知道 選擇背后的挑戰 一路執著地奔向遠方 挺直身軀 擁抱藍天 青春 一杯最香...
    丶啦嚕啦嚕啦啦閱讀 149評論 0 0
  • 今天參加了一場群體性的利益博弈的會議,耗費了我大量精力。投入地去做準備,理性地表達攻擊性,以及在對話中努力辨識語句...
    愛生活的刺猬閱讀 535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