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大研
讀萬卷書是學習,行萬里路也是學習。
貴州黔東南州學習藍染結束后,沒有直接返程,而是再次啟程到北京,心里想著既然都出來三個月了,索性再到處走走。
到北京首先拜訪的是在黔東南州侗寨學習藍染認識的服裝設計師易老師,先到易老師的工作室參觀學習,易老師癡迷于對傳統手工夏布的研究(因為他的家鄉湖南瀏陽就是生產夏布的地方),并且成立了品牌--夏木。
工作室在北京胡同里很老舊小二樓上,上樓梯還能聽見咯吱咯吱響,但是開門進到工作室就忍不住驚嘆,好文藝呀。布置超級細心,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本來想上照片的,翻了一下相簿發現沒有合適的),因為趕時間的原因,在易老師工作室沒有久待。
接著在易老師的帶領下,把那條胡同里的手作買手店都逛了一遍,然后吃個午飯后去馬可老師的無用工作室參觀。
當時無用工作室的展覽是:撐起頭上一片天--傳統手作油紙傘展。
圖片發自大研
進入工作室第一要求手機關機,第二要求不能拍照片,第三要求里面的衣服不能亂摸。上面這個油紙傘是允許拍照片的,進入工作室里面,看到的整個空間布置給我的感覺像有一種還原80年代的老房子的感覺,里面的衣服床品全部都是用手工織布做的,樸實而自然,每一個系列都故事。
觀看的過程讓我覺得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這種力量挺震撼的。
馬可老師的工作室參觀結束后又到三元里的手作店里參觀,一天下來接收好多知識量,出來學習果然能讓人茁壯成長。
兩天北京待下來,真的是收獲頗豐。
第二天去了一趟北京服裝學院參觀印染專業的實驗室,探討植物染色牢度的問題。
還去了一趟中國計量院測一下我們帶來的植物染和藍染的布的色牢度。
之前看了易老師工作室的夏布,興趣盎然,接下來直接去一趟湖南瀏陽看看手工夏布,以后想用夏布來做植物染和藍染。
圖片發自大研
圖片發自大研
圖片發自大研
圖片發自大研
圖片發自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