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學生的觀察是否帶著判斷和評估呢?

? ?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經(jīng)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學習了非暴力溝通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非暴力溝通的觀察是指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fā)生的事情,清楚地說出觀察的結(jié)果,而不帶有個人的任何判斷、評估,主張評論要基于特定時間和環(huán)境中的觀察。這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是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尤其是對于老師而言。

? ? ? 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尤其是做班主任的時候,班級里常有一兩個隔三岔五遲到的同學或是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較差的同學。多次犯錯,態(tài)度很好,屢教不改。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使用了“總是、從不、經(jīng)常、很少、太懶、老是、差勁等帶有評論性的詞語,而不是就某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景,清楚地說出觀察的結(jié)果。孩子聽到帶有責備、命令、指責或是稍稍有威脅性的話,第一反應(yīng)是自我防御,不抵抗,乖乖妥協(xié),可是他們的內(nèi)心確是反叛的、抗拒的、不服氣的,他們可能感到委屈、失望、沮喪、緊張甚至有點害怕。以至于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敵對的情緒,‘你說我不好,我就故意不好給你看。’

? ? ? 我的觀察帶著有色眼鏡,同時沒有用心地去體會他們的感受,去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實際上說白了,沒有真正地對癥下藥,所以他們會不停地反復犯錯。事實上,真正對自己沒有一點要求,根本不在乎老師和同學看法的學生是沒有的。

? ? ? 明白了觀察的真正含義,具體實施起來是很難的。不受舊習慣束縛,在日常中區(qū)分觀察和評論絕非易事。好在,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有意識地及時改正。例如,上課時,女生A,第三次頭扭向左邊時,我忍不住說:“A同學,你怎么總是和同桌說話啊?”“老師,我這次真的沒說話。”A同學辯解說。其他同學忙說:“老師這次她是沒說話,她同桌在說。”馬上覺察到自己的觀察里帶著評判,我立刻說:“不好意思A同學,因為你以前上課愛說話給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次冤枉你了。這是我的思維定勢在作怪,所以孩子們不能隨意對他人做評判喲!”孩子們哈哈地笑。

? ? ? 嘗試著不帶評判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學生越來越可愛,即便先前很討厭的學生我也放下了對他們的成見。現(xiàn)在的我,對犯錯的孩子有較強的包容心,對他們多了遠不止一份的理解。哈哈,繼續(xù)加油,雖然進步了一點點,但是讓我看到了希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先做,突破畏難,在調(diào)整 1.看到趨勢,跟著變化做調(diào)整。 2.重復的給客戶合作,不斷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在長達五年的時間...
    莫忘小寒閱讀 381評論 1 2
  • 為避免犯錯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有錯要認錯知錯要改錯 文/仁德上人 在日常生活之中,特別自己要當家作主拿主意時,自己為...
    仁德上人閱讀 586評論 1 3
  • 昨晚三點才睡,鄭運沛最近在看叔本華文學,聊天起來,感覺她在追尋什么。可是我只聽過這個人的名字,隱約記得他的哲學都是...
    太陽君88閱讀 212評論 0 0
  • 今天是什么日子:自律操作系統(tǒng)建設(shè)的第177天! 12條軍規(guī)鐵律!:1.不發(fā)不寫任何朋友圈,朋友圈只用來打卡!不刷朋...
    遼遠的邊疆閱讀 169評論 0 2
  • D40-(20211119)初第五次課(20211116)筆記(二) 答疑部分 ——不苛責自己,不能因為學心理學就...
    Yiqu閱讀 17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