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
已經記不起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劉同,那種感覺像是喜歡很久了。每天會刷他的微博動態,也會關注他的公眾號推送。他的文字總是很暖心,很勵志。
今年他的書《誰的青春不迷茫》同名電影要上映,我很期待,也因此買了他的第一本書。準備在看電影上映之前,好好讀讀這本書。
看書是一種很享受的事情,每天晚上睡覺前,拿起書看半個小時左右,那個時候,心很靜。坦白說,這本書當時看的時候很失望,因為很雜,似乎還帶著點矯情。實際上,在自己心里也不由自主地存在著對比,因為之前在電臺聽過他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那本書結構清晰,文字優美且深刻,故事娓娓道來,恰到好處。盡管是帶著點失望,但是還是在看,事實上,看的越多,越喜歡,而且還做了不少筆記。
漸漸的,我開始正視我腦袋所想的"雜亂"、"矯情"。同哥說過,這本書的文字,是由他曾經的日記整理而來。或許,正是這點所謂的雜亂、矯情才更顯得親切、真實。我也喜歡偶爾寫"日記",看看自己的日記,何嘗不是更亂,甚至不愿意看,"怎么這么矯情"。在他的日記里,他的故事,或長或短,因為年齡相仿,還有同樣對寫作的喜歡,所以更能體會到他當時的想法和感受。它更像一個老友,我們每天晚上會互相分享著今天發生的事情,溫馨且美好。
如果在一開始我因為失望放棄了這本書,我想我該錯過多少感動。
電影首映的時候,記得那天心情好差,心里好亂,其實那天是沒有時間去看電影的,但是好想去,如果忙的連自己這樣一個小小的看電影的愿望都實現不了,忙的有什么意思。拿出手機,買了電影票,一個人,也是第一次一個人去看電影。太多的期待,太多的情感,看的很走心,所有的負面情緒在看電影過程中煙消云散。太愛同哥,我想或許我看到了電影里更多的東西。晚上回來寫了很多,大多關于同哥和他對我的影響。
兼職的地方,很安靜,拿出書,在燈光下翻閱,那一幕,大概永遠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更不會忘記每晚坐在床上,放下所有的事情,安心看書,這大概是一天里最寧靜最美好的時段。這些刻在我心里的美好,值得我一生去回味。而現在,很久沒有靜心看這些書了,甚至騰不出每晚的半個小時。想想這樣生活有什么意義,一天24小時,我在忙什么,最喜歡的事情半個小時的時間都沒有。總是有很多事情,付出了時間,卻總是忽略內心最期待的事情。總是覺得我忙完這陣子,我就輕松了,我忙完那陣子,我就輕松了,實際上,從來都是源源不斷的事情,占據我的時間,犧牲了內心的渴望。
同哥說過,他愛寫作,也堅持每天都寫點什么。到底我也是愛的,可是我就沒有堅持呢,都不能為喜歡的事情騰出點時間,何談喜歡。對于興趣愛好,那可是我生命的活泉。
今年劉同的《向著光亮那方》出版,期待這本書很久了,在微博上也看了一兩篇里面的文章。當時印象最深的是馬原課上,我看到《一碗西紅柿雞蛋湯》這篇,點開看,故事總是這樣普通且溫馨,看了很久很久,因為故事很長,卻怎么也不覺得厭煩,看的會興奮,會激動,會覺得美好,娓娓道來的故事,多希望再多講一講,我還愿意聽下去。嘴角總會情不自禁的上揚,那種帶給自己的溫暖,暖到了心窩里。
后來買回來這本書,等待快遞的過程很長,倒不是時間,而是期待。拿到書后,依舊每天睡前半小時,每天一個故事,故事真實細膩,溫暖、勵志。書上,我寫了好多字,都是當時感受,特別是有共鳴時,滿篇不知道自己都寫了些什么。已經不記得有多少次,這本書帶給我感動和振奮。白天里發生了不愉快,或是近期很抑郁,晚上看書,我竟然總是能在書里找到答案,那些文字,恰恰給了我最需要的支持。
我不知道該去怎樣寫一篇好的書評,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賞析這些書的內容,因為它們帶給我的東西,卻是早已超越了文字,超越了書本。三本書《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和《向著光亮那方》,我會一生珍藏,那是我的大學青春。
還想說說同哥,有句話說,"你是什么樣的人,你才會喜歡什么樣的人",我喜歡同哥,因為我想成為同哥那樣的人。我也喜歡寫作呀,我也曾想去讀中文系呀,我也想出版自己寫的書呀!同哥的人生經歷漸漸影響了我,中文系,電視臺,光線傳媒。在發展好自己事業的時候,寫作事業也是這樣有影響力。同哥說過"你有一份自己的愛好,有養大愛好的決心",我一直記得這句話。所以一直堅定選擇做我想做的,走我想走的路,因為我希望在未來,我沒有辜負我的愛好,沒有辜負我應該為它奮斗的青春。
有天晚上,刷微博看看同哥關于寫作錄的一個視頻,看完之后,眼眶也紅了,他說"我一定要寫得好一點,而且我一定要生活得好一點。因為你不知道在世界哪一個地方,真的會有一個陌生人,把你當成力量,因為你,他也會活的有力量",我想,我不就是么!你已經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溫暖,鼓勵。那天晚上,發了兩個140字的微博,轉發了同哥的視頻。
話還有很多,感動還有很多,有些東西,有些影響,沒辦法用有限的文字說完。
很感謝同哥,千言萬語。一路以來,影響著我的生活,伴隨著我的青春。(比心)
2017年10月
一年一晃而過。
同哥又出了新書《我在未來等你》,特殊階段,忍著沒買,考完了,馬上就買回來。
這一年,我也開始放大我的愛好,并把它納入我的職業規劃,不管彼此考試結果如何,我會
我依舊愛同哥,依舊被同哥的文字感染著,依舊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