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跑步?山不在高,跑不在多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跑不在多,有感覺就行。

或許你常聽科學跑步這么個詞,那么什么是科學?

我給一個通俗但并不嚴格貼切的解釋:懂得自然規律;了解自身能力范圍;對目標有個合理的認知和階段分配,這樣跑,就接近于科學跑步了。

這里面有三個方面的元素:

1、懂得自然規律。訓練其實都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做多少訓練、吃多少營養、休息多少時間、獲得多少成長。

2、認清自己能力范圍。自知能力范圍是通過一次次跑步后的身體的反饋得出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每次跑完步,對身體感覺進行一番思考回顧,也就是“跑量”之后,你還有應該有“腦跑量”。跑后思考,是認清自身能力的關鍵。

3、對自己的目標有個清醒的認識和階段性回顧。評價任何跑步、任何訓練的效果,都要以目標為導向的。就跟我們做工作要有工作要求一樣,之后才能更好的評價工作做得好不好。沒有目標的跑步是無法評價的,也就談不上是否科學。

就這三個方面我們詳細展開一下:

1、懂得自然規律。

跑步需要的知識范疇其實是比較多的,各領域都會有一些涉及。最淺層次的包含物理知識。了解跑步的落地,正確動作,如何發力更有經濟性等。

稍微深一點兒需要生物學知識,肌肉的工作原理,能量代謝過程,營養的吸收與功用……懂得身體成長規律,明白因何而變強。

再深一點說,需要一些心理學知識,找到自己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有助于更好的發現跑步的長久樂趣。

如果你工作繁忙,輔助的還需要一些管理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規劃,這些都是科學長久跑步所涉及的知識范疇。你大可不必全面系統學習,但是有了相關知識,對我們提升效率大有裨益。

對多數跑者而言,不太了解生物學知識是巨大的瓶頸,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每月跑量已經超過300公里,成績還是提高不多的原因。

2、認清自己能力范圍。

認清自己的能力范圍是避免受傷的必由之路。受傷其實來自于“過量”,來自于所做之事vs自身能力誰更強。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使人避免受傷,但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圍,做運動后戰斗力還剩多少,你就知道下一步可做還是不可做了。為了避免受傷的退賽,閃爍著認清自己后的智慧的光輝。

另外,多數成長都是來自苦痛的試錯過程,人的能力邊界到底多大?這是一個無解的辯證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度量衡。

認清自己能力范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就好像你在打游戲時,既要知道自己每打出一拳造成的殺傷力有多少,也要知道打游戲過關掉血之后還剩多少戰斗力,能不能撐到下一關。

當然高風險偏好的人,知道自己能力范圍,往往也會去拼,“拼贏了稱之為創造奇跡,拼輸了則稱為魯莽”。此刻的抉擇不是科學問題,是價值觀問題。當然所有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自己有一定能力認知的基礎上的。

3、動態看待自己的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

要獲得長久的跑步動力,動態看待自己的跑步目標非常關鍵。對的,是一個動態看待過程。任何人的目標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早年的目標只有當你邁過它的時候,才會有新的目標出現。而更長遠的目標走向,往往也只有到了相關條件都成熟的時候才冒出來。就像我爬到山頂,豁然開朗,然后才知道另一座高山的去向。

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覺得能跑一次馬拉松全程,此生足矣。結果是2007年我就能跑全馬了。后來當我跑到第三個的時候,我的目標變成了70歲跑100個。結果人還不到40歲,就跑完100多場了(甚至哪場是第100場都沒注意就過去了)。后續我的目標會變成百公里、百英里、幫別人跑成功,寫跑步的專欄……影響更多人科學跑……

每個人都會在特定時期有特定的跑步目標。比如為健康而跑,是很多跑步新鮮人和跑了特別久的老炮的追求,前者是因為不知道跑步有更多目標,后者則是回歸初心。而跑出自己PB很少出現在剛起步階段,也很難出現在那那些跑了許多年之后的大神身上,畢竟誰都不可能無限超越極限,生命活力的衰退趨勢不可逆轉,能夠維持就已經是極好的了。

與自然規律相仿的跑步進階過程,大概有”打基礎階段、享受跑步樂趣階段、追求更快更遠PB階段,深刻理解跑步之后幫助別人成功階段“。這四個階段的邏輯出自一本跑步的書《跑步之心》,我基本認同。

科學地跑步,穩步成長,這種內在動力,在心理學范疇講的是完善自我的過程——活得像自己,舒服,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標簽符號。從這個角度講,跑者的初始目標本身就因人而異,具有很強的多樣性。而對同一個人來說,不同完善自我的階段也會產生新的認識和新的目標。參加比賽其實回一個很好途徑,不同難度的比賽,能夠被動地壓榨去一些你過去無法意識到的新目標。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用的郵件簽名就是:艱苦的比賽是一種內觀。

科學跑步里面有很多關于腦力的范圍。學習科學需要腦力,認清自己需要腦力,解讀目標更需要腦力。即使跑步什么都不想,每天十公里,其實也有一個潛意識的目標存在,比如期望身體好,迷戀跑步后的舒坦,比如通過跑步給自己一些獨處時間,或者純粹的我想靜靜。

不妨說說我跑步的心路歷程,這是一個很古典的故事:

跑,吾之所愛,賽,反證其力。寒來暑往,斗轉星移,屢屢于外野狂奔處,喜聞心聲。跑之道,苦樂交融,心緒跌宕,路愈遠而心向寧,駑馬十駕,不舍春秋,直至開懷。固有所悟,跑,三兩境界,出得入得,進出間,方覺幸福長久。

跑之學問,博大精深,窮一生未必明真。

略懂,讀書思量,技法充斥門面,名詞黑話連篇,美滋滋,想當然。

跑二三歲月,便知不懂,以讀書之海量無可掩蓋體之不勤。故有所知,奔跑,體悟之事,雖葵花寶典在手,未能成大俠者也。

繼而勤學苦練,跑思結合,融會貫通。與高人語,向智者求,術業專攻,門派不吝。事事皆有因果,處處可觀玄機,跑之樸素不蔽內核之雄渾。忽一日,LSD,得空靈之感,如元神出竅,謂之心流;忽一日,乳酸門檻,觀自在,聽本心,愈發推敲自身;忽一日,間歇跑,鐵骨錚錚,力竭處,淚眼對熱腸;忽一日,且曰某日,懸而未見、不可描述之物奔涌而出,不期而遇,腦洞大開,哇塞,我懂了。

此段僅供扯淡,切莫較真。

黑跑黑話

“跑步的科學只解決兩個問題,持續的動力和長久的安全節奏。”

沒有什么比不斷獲得喜悅更值得贊美的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親愛的朋友,歡迎即將加入跑者的行列! 前言 先勵個志。。話說,是否能做到一件別人看起來很牛的事,比如說長期堅持跑步...
    王東升2027閱讀 3,202評論 3 12
  • 今天真的好開心,寶寶的走路練習突飛猛進,好像一下子恢復過來一樣,不怎么拐了,心里的石頭慢慢落了下來,寶貝,你真的好...
    自由的花園閱讀 275評論 0 1
  • 故鄉 萌萌 媽媽說,姑娘總要嫁人 葉落歸根 卻也有黃葉翻飛漂泊 遠方的游子俱能歸家 若我死了,必當埋骨異鄉 不知地...
    棲梧軒開心果閱讀 169評論 0 1
  • jekyll是一個靜態網頁產生引擎,github page后臺使用的就是jekyll引擎,利用github pag...
    Ra1nyHouse閱讀 1,433評論 0 0
  • 今天也沒有發生什么事,孩子們都很聽話,放學后都回家來做作業。也都很快地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了,也很爽快的把我加的作業...
    肖琳的媽媽閱讀 34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