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錦溪

越努力? 越幸運

01:


五天,放在一個星期里面好長,放在一年里又好短。我們兩年前從財經畢業,五天前才第一次見面,每天在群里聊得熱火朝天,客車到站的時候你發信息說快要見面了還有點緊張呢。見面的時候你站在人群里,蹦跳著像我們揮舞肉肉的雙手,讓我覺得好笑又好玩。我們還像以前一樣吃同一碗飯,喝同一杯飲料,就連對食物的贊嘆都異口同聲。時光總如白駒過隙,五天很短,短到我現在坐在回程的大巴上,都覺得身邊還是你,我們應該再商量著到下一個地方要吃點什么,講我們的故事,你繪聲繪色的講,我認認真真的聽,然后旁若無人的大笑。游玩時無止無盡的排隊,饑腸轆轆的肚子,累的寸步難移的雙腳,錯過回程的高鐵,被雨淋的像個落湯雞,在快樂和我們對下一站的期待面前都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錦溪一角

02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總覺得每次出門之后都要給自己的心里和腦袋里面留下點什么。旅行最后一天發朋友圈定位在錦溪,朋友問我為什么那么喜歡去古鎮。我也在想為什么,那邊的道路窄的都沒有辦法三四個人并排行走,路上坑坑洼洼,生活節奏慢的快要靜止,和二十歲的年輕人放在一起實在不符,可能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緩慢和平和,厭惡每天步履匆匆,晚起晚睡,吃飯時都在看工作文件的生活。古鎮去了很多,都是感嘆它們的建筑和小吃,隨著越來越多的小鎮商業化,逐漸失去了它原本有的氣息,游客匆匆的來,匆匆的去,拍幾張標志性的照片,帶幾包當地特色的糕點,穿上古鎮風情的衣服,摸一摸青磚綠瓦,也勉強算是游了江南了。


江南人家

其實錦溪是我一直向往著去,又舍不得去的地方,向往感受小橋、流水、人家,卻又怕游客眾多它和其他小鎮一樣免不了商業化的命運。但我很幸運,錦溪還保留原有的風味,也算是很稀奇了。

理發店和書店老板


爆魚面

因為小北才知道的錦溪,真正到了那里才知道為什么他能在那里過上幾個月都不愿意走,上塘街、下塘街隔著一條小河緊緊相連,百年老樹形態各異,理發店還是保留原來的風味,書店的老板快八十歲的年紀,亮著一盞臺燈拿著放大鏡專心的看著報紙,老爺爺熱情的跟你打著招呼,沿河坐下吃了一碗爆魚面,魚的味道鮮美,面條纏繞在一起像是小鎮長勢茂密的古樹,再淋上魚鱗熬制的湯,簡直美哉!偶有幾條小船在河面飄過,駛船人劃著漿唱著歌,和長廊上坐著歇息的當地人熱情的打招呼,和朋友坐在長廊里一句話都不說,光是感受這美景都好滿足。

駛船的阿姨

03


小北的書看了好多遍,好像錦溪在我的頭腦中就像是另一個故鄉,走在路上想象著能夠遇到溫婉美好的楚清,幸運的話可以跟著她上陳妃墓,聽她彈琵琶,講小鎮的故事。沿著小路走,吃了襪底酥,海棠糕,臭豆腐等。賣襪底酥的老板揪了一小塊面團包上椒鹽,然后搟成型,放在烤爐里面,幾分鐘拿出來,路過看到冒著熱氣的酥餅不禁掏出幾枚硬幣買幾個吃下去把胃填的滿滿的。

海棠餅? 襪底酥

錦溪很小,小到可能只有烏鎮的一整條小街大,即使腳步很慢,也很快走到盡頭,從小鎮出來腦子里都是那里的畫面,當地居民的古樸善良、誘人的食物,小而精致的小橋,形態迥異的古樹,綿延的小河,再加之去的時候還下著毛毛細雨,真真是煙雨江南,久久不愿忘懷。

細雨綿綿

和朋友約定好,冬天下雪的時候要再來一次,欣賞冬天的雪景,裹著厚棉衣漏出被凍得通紅的臉頰,買一個湯婆子抱在懷里,踩著咯吱響的雪路,到小鎮旁的磚窯廠看工人燒磚,坐在長廊上捧著一碗冒著熱氣的奧灶面等待春風。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線索二叉樹的實現。// main.cpp// test//// Created by 梁亞賓 on 16/6...
    梁同桌閱讀 477評論 0 1
  • 作者:人生如寄 微夜 明月懸空 庭院 花兒含羞 置一壺薄酒 邀明月與清影同醉 眼朦朧 面飛紅 皓月依舊當空照 不能...
    般若9閱讀 387評論 0 1
  • 1.我有個猜想,2~3年后,那些追隨KOL的人們,部分會轉向求助于宗教和心理治療。(不是批評誰,就是一種感覺) 2...
    德川亮閱讀 235評論 0 0
  • 去打印東西沒帶現金,說用支付寶吧,手機又卡住了,我站在哪里舉著手機卡了五分鐘還沒刷出二維碼…老板看了一會幽幽的對我...
    錢錢乘二閱讀 14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