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底的一個周末,我抱著一定要學會看懂公司財務報表的心態,以一個零基礎財務小白的狀態,只身一人來到北京,參加了MJ林明樟老師的“超級數字力”課程,花了20%的時間,賺到了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80%的功力。時隔幾個月,當聽說MJ老師在這個周末將舉辦在內地最后一期“超級數字力”課程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一方面是因為上次學完回去之后和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他們提出了一些我暫時還回答不了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機會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自己這半年來的成長。
財商從財務報表開始
平時總會聽到有人把智商和情商掛在嘴邊,卻很少聽身邊的人提到“財商”。而作為一個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上成長起來的90后,從小到大沒有老師或者哪門課教我如何理財的知識,家里人也沒有人經商,因此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極度缺失。我原以為這是財務或金融相關專業才需要掌握的技能,但MJ老師憑借自己在江湖上20多年跌宕起伏的經驗,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幫我們理解公司運作,理解個人理財。
財務報表由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三張表組成,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成績單,類似于一個人的年度體檢報告,能反映一家企業的健康狀況。無論是去一家企業打工、還是買一家公司的股票,依照這家公司最近五年的財務報表,就可以讓你心中有數。
比如,從一家公司的利潤表中,可以看到這家企業獲利能力。銷貨收入、毛利率、營業利益、稅后凈利,哪一個才是能反映出這門生意是不是好生意呢?要看收入減去成本的毛利,而不是收入減去成本再減去費用的凈利。因為毛利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來決定的,而不是某一家企業可以改變的,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如果一個公司的產品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最終就只能以價格戰收尾,毛利越來越低。而縮減費用開支,是可以由一家公司通過優化運營來實現的。MJ老師把公司的財務類比到個人理財領域,就好理解的多了。一份工作是不是好工作,是由你能從這家公司獲取的收入決定的,而不是由你平時衣食住行的費用開銷決定的。那么,如果一門生意不是一個好生意,通過縮減費用來獲利是舍本逐末的。就像你無法通過少買幾件衣服、少吃幾頓大餐來改變你所在的行業或公司低收入的狀態。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出路是,換一家公司或者換一個行業,轉行到一門好的生意中去。
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看懂財務報表理解企業的經營策略。面對艱難的市場環境,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如何讓自己的公司更好地生存下去呢?第一條路,節約成本。但是降成本需要足夠的時間,而且也一定的限度,每年能降成本2%-5%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第二條路,節約費用,讓銷售人員出差降低交通和住宿標準,辦公室的廁紙和洗手液也要省著用,這雖然可以節約一部分開銷,但是卻影響到了自己人的體驗,很容易導致人才流失。所以最高明的策略是,花更多的錢做更賺錢的生意,在核心業務加強投入,讓有限的公司資源投入到最有能力的員工身上,讓他們發揮更大的價值為公司贏得收入。
以上是MJ老師對學員們“財商”培養的第一課,讓我對復雜的商業社會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學習的本質是社交,年輕是最大的資本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教育越來越普及,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花五位數的學費專程跑到北京來參加一個只有為期兩天的課程呢?上一個網課或者自己從網上淘幾本書豈不也能學會?
如果不是自己親身來過一次,真的無法體驗到線下學習的震撼。原來學習的本質是社交。在這里你可以遇到和你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愿意付出時間和金錢,在周末的時間給自己的財商充值。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時間,也有錢,于是投入更多的錢來讓自己更會賺錢,這不正是MJ老師說過的最高明的公司經營策略嗎?花更多的錢,做更賺錢的生意,而不是一心想著節約成本或縮減費用。因為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能比別人早一點認知升級,就可以早一點比別人擁有更大的財富。財富,其實是認知升級的副產品。
作為班里為數不多的90后,置身于一群具有高度發達的商業頭腦的70后80后之中,不僅沒有感受到壓力,而且心里還有一絲小確幸。因為時代的機會隨時都有,他們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認知升級獲取財富的可能性,而我可以通過這個機會和他們成為朋友,向牛人們學習,甚至比他們享受更長久的時間的復利,這正是互聯網時代對我們這代年輕人的饋贈。
我很慶幸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能有這樣一群愿意主動升級自己“操作系統”的朋友們的陪伴,也十分慶幸能通過李笑來認識從臺灣遠道而來的MJ老師,學到“數字力”的基本功力。接下來,用數字說話,用時間說話,共同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