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滿滿的俗套,卻收獲滿滿的溫馨。
彎彎的青春片比大陸的,精彩了一個偶像劇的距離,沒有墮胎車禍爛大街的劇情,卻依然能讓眾多少女心代入。哪個女孩的心里,不曾有過一個兩個小男孩。青春里,似乎總藏著暗戀,單戀的羞澀。
“在一個沒有臉書的時代,一萬兩千公里,就是一個永遠不見的距離。”在這距離的另一頭,喜歡你,喜歡了整整一個曾經。
在說再見的很久很久以后,還經常特意路過那個男孩家的窗下,期盼卻又擔憂遇見熟悉的臉。那些若有若無的抬頭,以為像劇本,會有拐角遇見的偶然,只有自己知道的喜悅,陽臺的花,開著的窗戶,飄著的窗簾,都有抬頭望一望的理由。
留在記憶里的,永遠不是那些繁重的功課,而是那些“不做長大會后悔的”片段,哪些呢。是陽光射進教室,課間用眼鏡或者鏡子反光偷看后排的那個男生,清秀而爽朗,是夜間路燈下偶爾一起走拉長拉長的身影,聊不完的小開心,甚至是那個迎著風扇狂吹大汗淋漓的午后,笑聲驚動晚風。
在十幾歲的歲月里,對著喜歡的人甚至就不知該怎么說話,然后就把小心思藏在一問一答的課題輔導里。在圣誕節,親手做一份簡單的賀卡,隨意的扔到他桌上,然后把他回送的羽毛球拍珍藏到多年以后。
又或者在期待已久的愚人節里,借著匿名信寫一封情書,熱情洋溢,表面平靜內心緊張無比的看著反應,然后看見他牽起她的手,留一臉蒙逼的自己,甚至多年以后都能聽到那時的心碎聲。開玩笑地問,互相算什么關系,說是戰友。哦,是一起奮斗分開后再不聯系的戰友么。如果有時光機,真想回去抱抱那個突然全身過敏突然病倒的自己,未來,沒有那么不美好。
狠狠心,一聲不吭換了位置,狠狠心,埋在題海里,對自己說,不怕,等大學再找你。那時天真的以為,有了好成績考了好學校,就會離他喜歡的樣子,近些,再近些。暗自竊喜高考填了同一個學校,是不是他的志愿里也有自己的影子。
高考后繼續以好朋友的身份聯絡著,幾分之差就是幾千里,他的大學成了自己的念想,哪怕自己一樣是985。假裝點歌臺在電話里給他唱生日快樂,在宿舍的夜聊里一次又一次的提起,甚至在夢里一次又一次的夢見,跑過去想拉他的手。于是,在舍友的鼓動下,寫一份長長長長的告白,最后寫上,如果不可以,可不可以做從十八歲到八十歲的好友。
長長長長的等待之后,忍不住電話里問,有沒有曾經一丁點的喜歡過,那頭沉默許久,說,在一起回家的路燈下,曾經好想牽你的手。這,是安慰獎吧。
拿了獎學金,對自己說,做最后的努力吧。暑假買了火車票,30多個小時的硬座,在火車的鳴笛聲中,聽見電話那頭說,我剛在火車上回老家呢。也許,在某個時刻,有如我們乘坐的火車,曾經離得最近最近,之后在各自的軌道里各自遠去。一個人逛遍他的大學,在沙灘上一次又一次的寫,“我不再喜歡你了”,感動得自己淚流滿面。
之后的許久,還經常夢見,夢見他回過頭,夢見他牽起手,然后所有的遇見都是夢見,到底失了聯系的勇氣。有時參加老同學聚會,也忍不住打聽他的消息,聽說他回家鄉了,聽說他沒有取她,聽說他生娃了。
生活中沒有久別重逢,沒有人招招手說好久不見。喜歡,原來是一個人的事,在自己的青春里只是感動了自己。喜歡你,喜歡了整整一個曾經,謝謝你,出現在我波瀾壯闊的青春里,消失在越來越少的聽說里。我們,終于成為了不再聯系的戰友。
然后,在這個看著《我的少女時代》的下午,思緒泛濫成災,喂,你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