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以及今年股價的大漲,有一個故事我們可以反復聽到:
年輕的孫正義在創辦軟銀(Soft Bank)之后,招了三個員工,給他們開會。他站在紙箱上,對員工們說:"今天,軟銀成立了,它將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以后,我就是世界首富,你們就分別是第二、第三、第四!"員工們嚇壞了,當場就有兩個員工辭職——當然,那兩個辭職的員工在許多年后只有后悔的份兒了。
從這個故事來看,這樣一個人當初能相信并重金投資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不足為奇的,甚至可以說是注定的結果。從一開始,他就是一個活在未來的人,就好像是從時光機里鉆出來的一樣,未來世界的潮流他總能把握得到。
李笑來在復盤自己的成長之路時,曾經多次提到孫正義,并把他看作自己的榜樣,認為從他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篤信未來。為此還專門提出了一個活在未來的方法論:
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于是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作為普通人來講,我們遠沒有牛人那樣雄偉的目標和遠見灼識,但多多少少對自己的未來是有所期許的,所以提前按照設想的未來思考,選擇,行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投資這一領域,我們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銀,然后找到一個標的,通過自己的判斷預測它在未來能夠持續地成長,市值能夠不斷地變大,于是我們便開始持有這樣的標的——這樣的行為本質上就是一種活在未來的體現。作為投資活動的參與者,我們活在未來的能力直接決定了我們可能獲得的收益,雖然這里面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畢竟比起盲目的賭博要靠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