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站在窗邊的小豆豆

今晚在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人一部歷史》,這篇文章似乎是一只有力的手,將我埋藏在不知何處的記憶猛地拉了出來,“黑柳徹子”這個只存在于我童年記憶里的名字,就這樣生生地闖入了我的視線。仿佛有種遇見久別的老友一樣。

小學六年級,我看了《窗邊的小豆豆》,然后哭了。因為看到書的第二頁寫著“謹以此書獻給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師”。我當時的第一反映便是原來書里的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也都是真實的,結局有些悲涼,畢竟校長最后還是死了。就因為這句話心里難受了好久。

以一個小學生的理解去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羨慕校長的教學方式,輕松自在,當然也為學校因為動蕩的時代而不得不聽課而傷心。六年級讀了那本書后便再也沒讀過,但我心底對這本書的印象尤其深,當然還有黑柳徹子這個名字。

從《一人一部歷史》里我了解到,原來黑柳徹子在電視臺工作。并且有25年,我對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窗邊的小豆豆》里人物簡介上的作者照片,年輕優雅的黑白照就是我對黑柳徹子的唯一印象。

而今天才知道原來她已經是一位83歲高齡的老奶奶,至今仍舊活躍在一線,并且有固定節目《徹子的房間》,她仍舊保持著昭和時代的思路和碎碎念的主持風格,但依然深受尊敬和喜愛。

她的堅持總能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書中的小豆豆,幾十年的時光一晃,黑柳徹子已是83歲的“小豆豆”了,但小豆豆的那些特有的小個性依舊能從現在的黑柳徹子身上找到,在書中小豆豆上課總是喜歡站在窗邊,被窗外的新奇事物給吸引以致于忽略了正在上課的老師,盡管老師多次跟她家長反映也無濟于事。這些小孩子身上保持著的率真無畏的個性與現如今她堅持自己的主持風格如出一轍。也正因看到這樣的黑柳徹子,總讓我的內心有股莫名的感動。仿佛情景再現,那個窗邊的小豆豆仍舊是那個站在窗邊的小豆豆。

在黑柳徹子在時隔十多年后又再一次闖入我的腦海里時,有種碰見久別重逢的好友般,內心有著難以言表的激動和感動。這讓我有一種再次翻閱《窗邊的小豆豆》的沖動,現在閱讀必然與小時候閱讀的感覺截然不同,畢竟人長大了,思想價值觀都在變化,同一本書,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讀起來感受是不一樣,想到這里,我又不想去再看一遍,希望心里就保留著對這本書不多的影響深刻的某些記憶,是童年記憶里僅有的對某本書單純的看法和感情,以及對校長留有的感動,這樣也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