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名的歷史文化名鎮楓涇,坐落著以打造非遺產業為中心的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暨中國非遺總部基地。金風送爽,丹桂飄香。9月26日一大早,這里就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非遺傳承人和文化學者,一起為首屆世界非遺皮影藝術保護論壇暨中國(上海)民間皮影藝術館開館慶祝,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世界非遺皮影藝術。
出席開館慶典的領導嘉賓
為中國(上海)民間皮影藝術館開館剪彩
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董事長陳鄧華(右)
中國(上海)民間皮影藝術館館長馬德民在開館揭牌儀式上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伴隨著熱鬧的人聲,皮影藝術館的開館儀式終于拉開序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領導、非遺傳承人、專家和學者等120多人在皮影藝術館外合影留念。
開館儀式在熱烈的掌聲中進行了揭牌、剪彩環節,并由馬德民的女兒馬靜(馬氏皮影第六代傳承人)引領嘉賓參觀了皮影藝術館。
中國(上海)民間皮影藝術博物館占地面積9000度平米,這里展出的皮影不僅有馬館長的個人作品,還有他走遍中國收集起來的皮影作品,其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制作精美,是目前國內收藏皮影最全、考古價值最高、收藏數量最多的大型民間皮影藝術館。
皮影藝術館分為四大板塊:博物館展出、皮影演出、親子互動和教育傳承;十個功能廳:博物館展出廳、皮影演出廳、皮影設計廳、大師制作廳、傳承教育廳、親子互動廳、微電影廳、錄音棚、多功能休閑廳、多功能會議廳等。
之后,在皮影演出廳內,到場的嘉賓共同參與了首屆世界非遺皮影藝術保護論壇。馬德民館長激動地說:“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沒什么文化,說的沒有做得好。”直率的發言使臺下笑聲不斷。他毫不吝嗇地表達了對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董事長陳鄧華、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總指揮李明莉等領導的感謝。他說,自己一直有這樣的夢想,希望把自己的皮影展示給世界,是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給了他這樣的機會和平臺。“第一天來到這里的時候,看到這么好的地理位置和這么大的場地,很激動,晚上都睡不著覺。”
馬德民從事皮影雕刻設計、產品研發工作已有三十多年,是馬氏皮影家族第五代傳承人,在他從事皮影行業期間,親手制作皮影四萬余件,其中“皮毛一體”的皮影工藝全國只有他一人有能力制作。在三十多年間他跑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收藏了大量種類各異、制作精美的皮影作品。從河北承德到上海楓涇,他帶著三代人入駐,引來了越來越多熱愛皮影人士的關注,他的皮影團隊也逐漸壯大起來。
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董事長陳鄧華和總指揮李明莉也在論壇上表達了雄心壯志。雖名為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但這里建設的最終目標是面對整個長三角地區。“這個地方的優勢在于交通便利,這里是長三角地區的金三角,有便利的高鐵。”李明莉說,“在楓涇這樣的文創、科創型小鎮,更有利于我們做文化產業,希望能把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打造成為上海的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據了解,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園區商用占地面積613畝,已建獨體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累計38億人民幣。園區內規劃了多個核心功能區,包括民族文化演義商品館、海外非遺館、非遺藝術博物館等。
目前,已吸引眾多的非遺傳承人和非遺項目,如皮影、剪紙、木雕等,其他收藏品也陸續會運輸過來。在園區的大樓內,一樓是形式各樣的非遺文化產品和展館,二樓及以上會建成具有非遺特色的主題酒店,在客人來到楓涇古鎮旅游時,便可來到非遺城內感受非遺文化,共同體驗非遺的特色。預計在明年的6月6日,園區將全面建成并向公眾開放。
在皮影藝術館開館儀式最后,老藝人現場帶來了精彩的皮影戲,皮影作成的人物活靈活現,搭配著激昂的傳統配樂和老藝人驚艷的唱腔,使全場氣氛達到了頂點,中國(上海)民間皮影藝術館開館儀式也在一片叫好聲中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