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和氏璧一案的水落石出,羋姝和羋月的不和漸漸已從暗處走到了明處。其實筆者在她們尚處于“姐妹情深”的時候就隱約覺察到兩個人看似融洽的相處背后是潛藏著諸多危機的,兩個人最終可能也會走上貌合神離、互為陌路甚至成為冤家對頭的道路上。
筆者有這樣的隱憂并非看了劇情預告,也并非單憑個人好惡胡亂猜測,實是從兩人各自的內外判斷分析得出。
我們先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羋姝和羋月在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真的是相親相愛么?借用劇中羋月對魏夫人指桑罵槐的一句話“小孩子的內心是最干凈的。”兩人孩童時期的友情可能純真的成分會多一些。但即使是這句話,因為兩人特殊的身份,那“真”的程度恐怕都要打些許折扣。至于長大后,無雜念的友情的成分更是少之又少。
有讀者可能會提出疑問,但是兩人真的對彼此都有過好幾次豁出性命的救助。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如果這樣都不是真友情的話,怎樣才算真友情?
這個問題,筆者不是沒想過,但是細想之后發現實情值得推敲。我們以電視劇中的劇情為例(小說原著與電視劇內容差距實在有點大,只能擇其一加以說明)來看看兩人的幾次互相救助究竟是在怎樣的情形下發生的。到目前的劇情為止,羋月大概有六次幫助/救過羋姝,第一次是在花園中,羋姝遇上毒蛇,羋月幫她吸毒液;第二次是羋姝擔心秦王被假扮她自己的丑廚娘蒙蔽,羋月幫助其向秦王表明心意并互傳定情信物;第三次是羋姝去咸陽途中,被魏夫人派來的廚娘下毒,羋月一路陪伴,幫助羋姝從湯藥中發現病情端倪,甚至因此拖延了與黃歇的約定。第四次是羋姝的迎親車隊遭遇義渠軍隊伏擊生死攸關之際,羋月舍身引開義渠軍隊,自己被俘。第五次是羋月幫助羋姝在與魏夫人等后宮諸位夫人初次相見時標明身份,捍衛地位。第六次是羋月力證和氏璧下毒并非王后所為,為羋姝洗清了嫌疑。
而羋姝大概則有兩次救過羋月,第一次是羋茵因為怨恨黃歇喜歡羋月,給羋月下毒,羋姝探望羋月時自己也喝下毒水,并和羋月同吃住,逼迫威后不得不召太醫救治并且不能再次下毒;第二次是羋茵設計誣陷羋月偷了南后鄭袖的夜明珠,羋姝情急之下說是自己將夜明珠放入羋月的針線籃中,保住了羋月的一雙腳不被砍去。
羋月救羋姝,是從誰人手中救得?仰仗的又是什么呢?羋月的對手,或是自然中的毒蟲,或是對他們存有惡意的敵人。羋月是靠自己的生存常識,靠自己的智慧勇氣,靠自己的冷靜分析,靠自己的言辭犀利來幫助羋姝渡過難關的,她仰仗的無一不是自己的能力。
那么反過來,羋姝救羋月呢?表面上看,她的對手是羋茵,但其實是她的母親楚威后,她能仰仗的僅僅是母親對自己的萬千寵愛,對自己的不說一個“不”字。從這一點來說,兩人幫助對方的手段和方式實在不在一個層級上。而真正持之以恒、推心置腹的友誼是建立在勢均力敵的基礎上的。
再者,羋月救羋姝是因為什么?是因為她內心的善良。從她幫助鄭袖、魏美人、張儀、孟贏、小狼等就可以看出,她對別人的好,與對方的身份地位、家世錢財,甚至是敵是友都無關,她只是不忍心看到別人落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覺得自己只要有能力就應該幫助別人一把。
羋姝救羋月又是因為什么呢?不能說沒有一點點善念,但是筆者覺得更多的是位高者俯瞰位低者的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她會救羋月是因為她自己的身份、境遇比羋月強太多,羋月對她完全構不成威脅,而她又能從通過母親對羋月的開恩中獲得些許施舍的滿足感。
劇中羋月曾送給羋姝的兒子公子蕩一塊金鎖,羋月走后,羋姝不無感慨地對身邊的侍婢玳瑁說,憑羋月那樣的人,哪里會有這樣好的金鎖,還不是大王給的?以前都是我有的她沒有,什么都是我賞賜她,現在倒是倒過來了。
而且羋姝對其他不相干的人也并無友愛之情,如秦國大公主孟贏被逼嫁給年老殘疾的燕王,羋姝毫無同情、感傷之意,也因怕觸怒秦王而冷眼觀之,不敢對這樁婚事提出異議。
這樣看來,似乎明朗了許多,兩人對彼此多次的舍命相助,內心出發點不同,方式手段也不同,所以兩人的內心離得其實是不近的。所謂的姐妹情深也不過是如海市蜃樓般的幻象,沒有存在的根基。
第一個問題解決了,第二個問題來了,為什么說兩人注定會分道揚鑣呢?這個要從涉及到兩個人(主要是羋姝)的內部條件和外在環境上找原因。羋姝有一些堪稱致命的個人弱點,比如從小養尊處優,沒有經歷過困難和逆境,一旦遇到風雨就臨陣脫逃、自怨自艾,把責任歸咎于命運或者他人;比如不自信,對自己和自己的公子蕩都不夠自信,所以終究會期望通過打壓羋月保住自己和兒子的地位;比如缺乏正確的競爭意識。在羋姝看來,競爭只能是互相斗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而不存在像戰國諸子百家爭鳴、各放華彩那樣的局面。所以后宮中的女子和公子但凡多受到了秦王的一點恩寵或贊賞,她便都將他們作為自己的敵人來看待;比如有著與才華不相稱的妒忌心與好強心,想要的太多而自己能掙得的又太少,必然會導致心理失衡。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羋姝從小到大,身邊圍繞著的都是一群善于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小人,受到的都是些見不得人的骯臟黑暗的教育。先是自己的母親威后,后是母親的親信玳瑁,再后來是她自己培養的宮女珍珠珊瑚此類。羋姝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心靈早已沾染了污濁之色,一旦被惡人在合適的時機挑唆利用,那點污濁之色便會以極快的速度黑化她的靈魂。畢竟是這些人天天與她朝夕相處,而她也是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了。
羋姝的弱點恰恰是羋月的優點,她自生下來就在不斷抗爭,有著極強的生存能力;她才華出眾,志存高遠,有著堪比男兒一樣的見識;她不在意宮中的那些所謂恩寵和封賞,想的只是自己的公子稷將來能有一塊封地,自己能夠幫他好好治理;她身邊的葵姑善良、堅忍,雖無她那樣的大智慧但更無玳瑁那樣的卑劣心計。
更重要的是,曾幾何時,羋月開始被秦王立志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天下,不再讓百姓流離失所的大志向所吸引,因而對自我的認知和定位也開始發生了變化,決意留在宮中幫助秦王完成他的宏圖偉業。這一點可以說是導致兩人最終針鋒相對的直接根源。
若羋月跟隨黃歇離開,那么羋月即使有再大的才干,即使與羋姝有著再多本質上的不相像,兩人也很難再有瓜葛。羋月決定了留下來,并把自己的人和心一并留下來,無智又善妒的羋姝和果敢又不羈的羋月必會有一場好看的對手戲開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