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人,跟老公是異地結合的。我在中國的西南,老公在中國的東南,所謂天差地北的習慣和風俗。都是大齡青年,承受不住家里的逼婚,匆忙遇見后,趕上過春節。
那是2012年的春節,他家并不富裕,本想拿著錢去買“冬蟲夏草”去孝敬我爸媽。被我給阻止了,何必打腫臉沖胖子。后來,他給我爸買了一條中華煙,給我媽買了一條圍巾。就這樣風塵仆仆地回到了我家。
那年春節天很冷,老家的冬天比城市要冷的多,當時的我們在南方的一個城市工作,他穿著一件薄羽絨服和一件保暖內衣就去了我家。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帶異性回家,我爸媽也是從一開始的拒絕到后面妥協要求帶回家看看。
一下車,他已經在哆嗦了,本來就不高的他,顯得更無精打采了,又加上連日的趕車,實在是疲憊。回家的喜悅、帶他回家的忐忑,心情很復雜。回到家,我媽開始做飯,我爸卻一個勁地抽著煙,時不時地嘆著氣。家里的氣氛好尷尬。就這樣持續到下午。
下午爸爸把我叫出去,說要去地里給我挖我最喜歡的折耳根,我跟著爸爸,看到爸爸那筆直的腰桿已經開始駝背了,有些心酸,一路上爸爸勸我多想想以后,不知道是戀愛后的甜蜜沖昏了腦袋,還是年輕氣盛不懂生活,說的話也沒聽進去多少,現在想想都是些推心置腹的話。
回到家,我爸整理著折耳根,因為折耳根其實是長在草叢中的,挖的時候有很多泥,也有很多雜草,要清理干凈,然后洗好,然后再進廚房。
老公見好不容易可以出點力,便說他來弄,我爸本來就不開心,聽到他也要做,沉默地走開了。我爸不開心了,這個時候我只能跟著我爸,去安慰我爸,比起媽媽的疼,爸爸的疼從小都是那么細膩。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翻開通話記錄,百分之八十都是爸爸打的。
我爸跟我媽開始你一眼我一語的勸到。
“就這么個人,你看上他什么了,離家遠,家里又窮,長得也是一般,個子也不高”
“那么遠,家里還有在讀書的弟弟,你這苦的日子還在后面”
“那么遠,對他的情況又不了解,你看隔壁那誰自己談,結婚后才發現人家是離過婚的,孩子都五歲了。要是碰到這種情況,你咋辦”
“你看他父母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結婚的事也沒法商量,都是你們兩自己在做主,他到我們這邊也是語言也不通,你爺爺奶奶那么疼你,你讓他們怎么想”
“女兒,別任性了,我們不逼你了,再給你些時間,再看看,好嗎”
“我給他買飛機票,讓他走吧,坐飛機還來得及回家”
我之前以為我只要帶個對象回家,我爸媽就不會逼婚,我就會好過一些,原來我是自私的,我開始有一些自責自己的沖動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天快黑了,我媽離開要去做飯了,看到我那未來的老公還在那里洗著折耳根,還在掐著上面的小毛,洗的比大棚里的出來的還要白,還要整潔。我媽驚訝的問他“你在這洗了一下午啊?”
“冷嗎?你用的冷水嗎,你咋不找熱水呢”我們聞聲趕到,他的手紅的跟紅蘿卜似的,手指頭關節有刺骨的痛。在四川冬天都要靠火取暖,他本來穿的又少又這樣洗了一下午,嘴巴都有些發紫。
我爸媽不忍心了,一個去拿衣服,一個去找熱水,倒是我傻了,不知道該做些啥。
晚上吃折耳根的時候,他一根沒吃,我媽讓他吃一下,自己洗了一下午,吃了一根就吐出來了,把我爺爺奶奶逗笑了,我爸媽什么也沒說。
后來我爸開始跟他未來的女婿說話了,幾天相處下來,除了遠,除了窮,這兩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其余都接受了。我爸也是從窮小子過來的,所以倒不是很在乎他窮,只是希望他努力。
后來我們結婚了,以后只要我們回家過年,折耳根便成了年夜飯中的一道菜,爸爸說提醒老公記得以前的點點滴滴,努力奮斗,好好地疼我。
如今,我們過的很好,老公也像疼我一樣疼我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