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朱幾,是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剛剛開始工作又沒有女朋友,所以,每天下班不是窩在家里打游戲,就是和三五個好朋友一起吃吃飯,聊聊天。
吃飯也得分季節,冬天火鍋暖身子,夏天啤酒涼肚子。正是初伏,朱幾和一個朋友,坐到了路邊小方凳上。兩人擼著肉串,不時的談笑聲從兩人滿是油漬的嘴里傳出來。
談話間,他那朋友一會彎著胳膊,給朱幾看看自己新買的手表, 一會指指自己身上的衣服和皮包,還有那條即使在晚上也被燈光照的金光閃閃的粗項鏈。
回到家的朱幾沒有像平常一樣睡覺。不知是不是受了許久未見的朋友的刺激,還是被一屁股債繞的合不上眼。
此時,家里并不富裕的他,真的覺得,一定要做些什么來改變一下家里的生活狀況。他覺得,只要我掙到錢了,我就變的幸福,快樂。因為,他剛才看到朋友炫耀的樣子,他感覺朋友肯定過得很好。
可是請人吃了飯,光聽了別人炫耀半天,一點有用的也沒有。這他才感嘆:“不可交啊!”
貳、
打開電腦,十指敲動,怎么能賺到錢呢?
對于這和寬泛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說,好人緣,人脈就是資源。
有人說,會說話,說話就是生產力。
有人說,有思維,到哪都能掙到錢。
他開始看起了書,學嘛,看書不就會了。
于是,他哪不足就看哪,他瘋狂的看,因為他覺得自己什么都缺。書上說掙錢靠的是思維,看關于思維的書又發現自己行動力不夠,看關于行動力的書又發現自己自控力不夠。電子書,紙質書,購買語音課程,網絡課程,樣樣都有一大堆,恨不得一個人當成兩個人用。走路都聽著耳機,一閑下來就看電子書。他開始睡得很晚,起的更早,奇怪的是他還不覺得自己困。他覺得他自己好像正走在奮斗的路上,別人問他:“你這幾天咋了?瘋了?”,他說:“我這是在學習。”
可過了一段日子,他焦慮了。
因為他覺得好多東西都要學,學一遍掌握不了,學兩遍又嫌費事,他感覺腦子要炸了。
最最主要的是他覺得,自己好像從沒學過那些東西。而且,他不明白。他開始疑問,說好的很簡單,很快速掌握技能,然后賺錢呢?為什么,沒有什么作用呢?突兀的雄心壯志,現實的反差,讓他茫然無措。
他感到,那個時候讀的書,上的課,亂的忙,就像受傷的人想喝碗雞湯一樣。只不過,這碗雞湯,換了碗。
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這個時代走的很快,可你也別忘記駐足審視一下自己。體操運動員高難度的動作,都是由每天練習基礎的動作來提高的,別做思想上的巨人。
違背道,理,自然失敗。沒有所謂的速成,有的,只是你一顆浮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