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是一名二胎寶媽,每個周末陪伴孩子們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一件事。作為職場媽媽恐怕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早晨趁著孩子還沒醒,偷偷摸摸去上班,要不然孩子就會哭到你崩潰。其實那都是因為孩子從小還沒有建立安全感,分離焦慮讓他們只能用哭的方式去表達。
? ? ? ? ? 躲貓貓是每個家長都會跟寶寶們玩的一款游戲,從寶寶3個月開始,我們就喜歡用手把臉捂起來,然后再把手打開露出笑臉逗寶寶開心。寶寶看到媽媽再出現會咯咯的笑個不停,那是最初培養寶寶安全感的游戲。隨著妹妹漸漸長大,為了克服她的分離焦慮,建立安全感,跟女兒一起玩這款升級版的躲貓貓游戲很有必要。
游戲名稱: 躲貓貓(適合年齡:10-12個月)
發展目標: 促進寶寶的大運動發展,鍛煉寶寶的觀察,認知,探索能力。克服分離焦慮,建立安全感。
所需材料:?家里的窗簾(門,餐桌等)
游戲步驟:
1.媽媽跟寶寶首先介紹一下游戲規則,像我家有姐姐的,可以媽媽和姐姐示范一遍。姐姐藏在窗簾后面,媽媽去找。
2.游戲第一輪:姐姐藏,妹妹和媽媽找。建立游戲規則,媽媽喊預備開始后,給姐姐2秒的時間,讓姐姐去藏好。姐姐喊:好了。妹妹根據聲音傳來的方向去判斷姐姐躲藏的方向。
3.妹妹通過聲音找到姐姐躲藏的房間,再根據露出來的腳丫線索,找到躲藏在窗簾后面的姐姐。姐姐打開窗簾出現,妹妹驚喜的笑起來。家里的窗簾是玩躲貓貓游戲最好的道具,窗簾的一開一合,更是迎合了這個游戲的躲藏的特點。
4.第二輪:妹妹藏,姐姐和媽媽找。有了姐姐的示范,妹妹也學會了借助外物去躲藏。這次妹妹選擇的是家里的門,門關上后也行成一個臨時密閉空間。妹妹藏好后,姐姐開始找。
5.姐姐根據門虛掩的特點,找到躲藏在門后面的妹妹。門的特別和窗簾一樣,都是一關一合,通過消失再出現的特點,讓寶寶不會因為短暫的消失而產生恐懼,反而讓寶寶學會根據聲音還有事物的特點去判斷躲藏者的身影。
6.第三輪,姐姐和妹妹相互交換躲藏地。姐姐藏在另一個房間的門后,妹妹找。
7.第四輪,妹妹躲藏在窗簾后,讓姐姐找。可以選擇不同房間的窗簾和門。
8.第五輪,妹妹利用身形小巧的特點躲藏在餐桌底下,把餐椅的腿作為遮擋物,媽媽和姐姐需要低頭彎腰才能發現躲藏在里面的妹妹。所以,家里的任何有遮擋物的角落都可以作為藏貓貓的絕佳地點。
早教指南:?
1.躲貓貓,是促進寶寶大運動發展的親子游戲。通過一躲一找交互的方式,讓寶寶明白什么是游戲的規則。
2.?躲貓貓游戲的過程,可以鍛煉寶寶的聽覺,視力的發展。可以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運動能力,提高判斷能力。
3.?躲貓貓對于建立寶寶安全感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短暫的分離會再出現,暫時的消失是為了更好的發現。這一點我覺得對于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很關鍵,特別是為將來上幼兒園的時候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小貼士:
1.?躲貓貓游戲的道具可以是家里的窗簾,門,桌子,也可以是紙箱子,衣柜等有遮擋的物品。
2.小寶寶玩躲貓貓要避開廚房,衛生間這兩個有危險元素的地方。盡量選擇客廳和臥室。
3.大人在藏匿的時候一定不要藏的太隱蔽,可以適當透露線索讓寶寶有找到的成就感。寶寶太小,如果找不到?容易引起安全感的恐慌。
? ? ? 躲貓貓,讓這個夏日的周末在家里就能?渡過一段幸福的親子時光吧!